[高考作文-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作文学案)] 2019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3-27 15:08:32     阅读:

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作文学案) 姓名:
班级: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说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何须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说道:“我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
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中的“信徒”弱点在于对他人的过度依赖,而“禅师”给他的最大点悟在于“请自找伞”——自立,自强,自救。孩子永远靠喂,是长不大的;
输血只能维持一时,关键自身还要有造血功能;
地震中的求生者,既需要外界的救援者,也需要通过自救(体力的和心理的)来熬过漫长的等待时间;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只会“引进”,命运就永远操纵在别人手里,它必须有自身的原创力,必须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只有付出一步一步攀登险峰的实践,才能领略那无限的风光。而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 根据上面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文题解析】:
本题材料属于比喻材料。材料一共有三句话,最主要的命意在后面两句。后两句,从关键词来看,“高山”,比喻“远大的目标”;
“鞋里的沙子”,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或前进路途中存在的困难”;
“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比喻“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悟出比喻义,就找到了理解材料的突破口。“而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从关联词的角度看,此句中的“不是……而是……”重在强调后者;
从句意看“鞋里的一粒沙”是“使人疲倦”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此句用反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即一定要倒掉鞋里的沙砾。这样,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就可以挖掘出主旨: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的过程中,要随时改正自身的缺点、克服遇到的困难、排除失败的危机、走出挫折的阴影、战胜不良的心情……如此,考生就有了多元的思考角度和立体的写作空间。

审题误区:①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要一步一步的实践。②生活中不要畏惧困难。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众多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点燃了亿万网民的英雄情结,“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此,班上拟召开“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建立丰功伟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只要围绕着“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的话题进行写作即可。在语体要求上,注意是写“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对象是同学,语言表达要得体。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终身学习酿诗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这种学习方式,酿就了雷海为心中的诗意。……校园雅室的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泯然众人矣,何哉?就在于没有雷海为“外卖时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增加的不仅是知识,更锤炼“心”的韧性,在诗词大会与彭敏对决,其实他就是赢在社会的历练上!校园学习,让他知道了诗的魅力;
而挤时间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

雅室读诗志趣高。汉字夺魁、成语夺冠、诗词屈居亚军,这就是北大硕士彭敏取得的成就!字、词、诗,涵盖了中文的三个要素,这样的成绩正是校园读书方式结下的硕果……在“喧嚣”中学习,采用“挤”的学习方式,固然能够酿诗意,但也限制了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只能在“诗岸”上徜徉!所以雅室学习条件更好更专注,理应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

“雅室”“喧嚣”皆可读,读书岂能论环境。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及条件,坚定读书的心志,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雅室”读书固然可喜,“喧嚣”读书亦能有成!在校园,亦应学海为;在杜会,也要仿彭敏。

【评分标准】 围绕“两种状态”下“两种学习方式”来展开议论,可以侧重其中一种,原则上不分高下,都属于切题作文;
能辩证地谈两种方式的,或侧重一种但能辩证地涉及另一种的比较,可归入一类(48分)上下浮动;从材料入题后,抛开材料,泛谈读书方法态度,为偏离题旨。

5、材料作文“忘记开花”导写及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先生说:“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名言哲理类材料一般不长,但一般审题难度不小。这则材料涉及的主客体不断游移变化,语词概念较多且寓意深远,所以考生更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文意,难度很大。一会儿“他”是人,一会儿“他”又变成了植物,他还“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根据以往的审题观察,多数考生的注意力一定会放在最后的“开花”上,这绝对没错,问题是,他们总是拿“开花”与“浇水”“施肥”“结果”反复作比较,便简单地把“开花”解读为“展示自己”之类,但往往在文体确立和分论点深化上出现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又应该注意什么呢?我们在回答后者中一并作答。

首先,审题思维意识要更灵活、开阔。一般地,当把握不准材料寓意时,材料中的每个字句都是解开密码的“钥匙”,但同时也可能是“羁绊”。你看,“浇水、施肥、结果实”都是动词,“开花”,也是动词,而且跟“结果实”相对,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和结果,但似乎有本质区别,“结果实”一般比喻有收获,出成绩,那么“开花”是什么意思呢?于是,解读往往陷入困境。怎么办?强调两个意识:
第一,类比迁移中的事理提升意识。即在构思立意的时候,便首先要把这个哲理类材料所涉“事物”提升到“人”这个层面,这是哲理类材料立意分析的基本策略,也是审题的基本要求。

第二,文体意识。像这类名言,本就高度哲理思辨化,审读材料,学生往往受惯性影响,一味执拗于议论文文体,结果是大量作文立意雷同近似。其实,擅长抒情文的学生不妨换一思路,去写写夹叙夹议的散文或抒情文,或许是上策。

具体怎么做?在化实为虚的意识下,适当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运用。比如在对“开花”语义和寓意进行挖掘的时候,化实为虚,不再从本身去寻找,而去寻找发掘“开花”的一般象征义、比喻义,如“开花”比喻象征生命成长的重要过程如吸纳吞吐、生命的节律,或展示呈现成长的精彩,等等。然后沿着这样的思路去想像,演绎,对比,抒情,注意语言的运用和主旨的“形散神聚”,一般就可能比较有特色和新意了。(见例文) 其次,寻找暗示语。名言哲理类材料作文往往言简意深,多用比喻,或有暗示等思考线索。如本材料,就有暗示语。周国平先生这段话的前面部分,就有个判断句,“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这句看似无关紧要,所以很容易被同学们忽略,其实它非常关键。“讲究实际”四字,实际上是暗示和提醒读者,后文所示的各种做法,诸如“浇水”“施肥”“结果实”云云,就是“讲究实际”的表现。但有同学可能有疑惑了:不少人就是空想幻想太多,而讲究实际的想法和做法恰恰是我们需要的,为什么要否定或有微词?不错,让你辩证看待这个问题,正是材料命意所在。所以,论证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必须依据材料作出正确合理的解读。

根据这个思路,作者略带否定的“讲究实际”一语,暗示的意图,或者说,“讲究实际”的对立面或反面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抽象”一下(这个“抽象”比较关键)。原来可能是类似于“拥有幻想、理想”“看得远点、开点”之类,是一种人生态度或工作策略。经过如此多维分析思考发现,原来,材料的深层寓意与中央电视台那句比较经典的广告词“人生只是一段旅途,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沿途欣赏风景的心情”的含义大体吻合一致。“结果实”就是“结果”,而“开花”就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也就是说,这里要你谈论的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忘却生成、关注、呵护或欣赏自我生命的任何过程和姿态等。

最后,把握好论点和分论点的层次展开。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从学生普遍水平推测,不排除少数学生思虑过多,延伸过度,比如,把“开花”仅仅看成是展示自己,从而大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立意于“展示自己”本来不错,但不少学生论着论着,立意重心就很快过度偏移了。因为,从事理逻辑说,“开花”象征生命的美好和精彩,难道,“结果”就不是“展示自己”,就不“美好”“精彩”?实际上,“开花”和“结果”都是事物发展成长的阶段,具有同等价值和意义。因此,严格地说,材料的寓意就不完全指向“价值和意义”,而更多指向“过程和状态(姿态)”,如上分析。那么,分析议论的全过程,就需要关注“过程和姿态”这样的内涵来展开,比如,正面推论,关注过程和姿态就是关注生命事物质量,关注内涵发展,就是关注细节,关注结果;
反面分析,就是自我修炼,就是提防毁败,等等。因此,对名言哲理类短材料的审题立意,提炼论点固然重要,但“多个心眼”,多点思路,衍生好分论点,也着实不可小觑。

优秀例文及点评 哪一朵花为自己而绽放 一高三学生 漫步花园,惬意地享受着云树的荫蔽,满目的葱茏,满足的微笑。正欲合上双眸,她却惊异地发现,原本一贫如洗的绿漠上,那么多的星星点点,那么美,那么耀眼,却似乎没有一朵为自己而绽放。

是不懂花语,还是过于自私? 想想,开花,不就是历练、萃纯么?开花,所经历的吞吐吸纳,难道不就是生命的孕育?日落日出,悄无声息,或绚丽,或灿烂,或丰韵;
渐变,而至突变。弄花非人人可做,花语,亦非人人可懂。花之需求,花的性情,实在表征着一切生命本原和本质。有道是,“落红不是无情物”。亘古自然与人和谐佳处,早已缀满无边无际烂漫花形花色花语的动人密码。

这样想着,还有什么可担忧、怀疑,甚至抱怨的? 总有人不依不饶,给出种种理由:播种施肥不就是为了丰收的果实么,花不能吃,整这些好看不中用的花瓶为的什么?此一态度,看似颇通人情,也许颇有市场,但我们即以井蛙之见浅俗思之,如果没有美丽的花儿为自己招来蜂蝶与鸟雀,它又何以结果?没有多彩的花儿为这个世界“张灯结彩”,你我又如何把握前进的方向?历史又怎会如此厚重而灿烂?所以,常有人只会为最直接的目的而埋头苦干,这本无可厚非,不过正因此,他似乎忘了,某个本不该放弃或忽略的过程或环节,往往却是导致困难、碰壁或者失败的因缘。  此刻记起,哪位曾给了我们这诗意般哲理点示,“也许,就是那不经意的一转身,命运之神便与你擦肩而过。它只能哀叹着在你陷下去的洞上附上一层薄薄的春泥,插上一朵蒲公英,承载着下次的希望顺着朝阳渐行渐远。”因此,在辛勤耕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迷失自我,不妨常提醒自己:结果,也许不是最重要的,生命或事物的任何过程和姿态,哪怕开花那一瞬,都不要轻忽,更不要忘记!因为它们,同样的美好,或者一样的不好,都是我们的机缘遇合,只要你或参与,或注目,或洗礼;
只要初衷还在,过程动人,哪怕有点惊心,有点恍惚,又何妨它们依旧风神。

其实,我们本不需如此纠结徘徊,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直都盛开着一朵洁白的雪莲,这个十足物质化的社会,我们也渐渐物质和实际化了。孩子们抛开了童真,少年郎抛开了梦想,中年人抛开了希望,老年人抛开了回首。如果有一天,我们在贫瘠的原野上看到了一束花,一丛绿,那是不是还会感到惊喜,顿觉心颤?为什么不让这惊喜持续,这心颤留守?!灿耀漫山的花朵,何尝不是永恒的乐趣与希望?! 浮生若梦,无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一场;
世事如花,无妨就当它是花,从容地赏它无限。无论如何,不忘却开花和畅梦的所有过程和姿态,同于我们欣赏云起云落,仰观朝霞万千变化。

点评:
 “花为自己(我)开放”,那么富于争议,行文逻辑由此展开。开头设置一幅浪漫惬意的花下休憩图,化虚为实,新颖,视觉冲击力不小。人的情绪随花流动,下段一句,主观性一转,紧扣文题,引发下文强烈审思。接下,紧紧围绕“开花”做文章,阐释“开花”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启迪,并推衍得出“生命或事物的任何过程和姿态”,都“一样的美好”的主旨性结论。第7自然段承上所言行文逻辑,寻找“没有一朵(花)为自己开放”的原因,丰沛了文章内涵。末段再次表明“不要忘却花和梦的所有过程和姿态”的强烈意愿,强化主旨。

文章想象力较为丰富,语言优美,雅洁,也是一大优点。交替熟练使用各种表达手段,如疑问、假设、排比和对偶句,无学生腔,显扎实的语文基础。精美词句,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画面美感。如“其实,我们本不需如此纠结徘徊,在我们内心的深处,一直都盛开着一朵洁白的雪莲”,如引用“也许,就是那不经意的一转身,命运之神便与你擦肩而过。它只能哀叹着在你陷下去的洞上附上一层薄薄的春泥,插上一朵蒲公英,承载着下次的希望顺着朝阳渐行渐远”等等,都令人浮想联翩。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要求: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特点和解读难点 这则故事性材料,情节较生动,人物个性鲜明,易调动阅读兴趣,但学生实际审题立意过程并不轻松。因为材料有三大阅读理解干扰:一是,角度多但并非都适合立意。老人,青年,“闻风而至”的“购买者”,甚至我们这些“看官”,都是看问题的角度。按照通常的经验和做法,这些角度都可以拿来立意,但这则材料似乎不尽然。例如你从青年角度立意,“立”什么?靠什么打败竞争对手?用真诚赢得老人的信任?后一观点似乎可以接受,但说实话,面对本则材料,把讨论、感悟的重心放在年轻人身上,总让人觉得不太合理。所以,从哪个角度看,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审题立意的适切性。二是,材料后半部分较多的对话描写似乎重要,容易触发思维水平有限的学生的“动情点”,同时很容易形成对主旨立意表达的简单判断,如写成话题作文“信任”“真诚”甚至“爱心”等,从而偏题跑题。三是,还有可能遇到国内外民族文化差异的碰撞。譬如有些格外较真的“反试题”学生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好事不可能发生在我们的国度,我们的身边,从而对写作形成心理抗拒。尚未运思下笔,情感上就难以接受或疑惑重重,对学生理解本材料,也将可能带来直接和较大的冲击和破坏。

角度选择和立意分析 这份材料,初读可能比较纠结,因为你似乎很难找到所谓的“关键词”。但是,若把故事整体阅读,然后最直白概括地提炼一下,不就是“十万败给了一万的故事”么?沿着“十万为什么败给了一万”这个角度追问,就豁然明白材料要表达什么了。这恐怕也是分析本材料立意的一个最便捷准确的思维路径。下面,我们根据这一思路来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判断,从而把握立意。

“十万”输给了“一万”,故事情节似乎不合情理又在情理之中。原因在哪?多数学生眼睛估计是只盯着材料前后部分的感人言辞去了。这是许多学生阅读故事、陈述类材料作文题时的不良习惯。实际上,材料中间部分的“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这句更重要、关键,因为只有结合这句话,我们才能读懂老人,才明白老人卖房根本不是图“钱”,而是需要有人陪伴,精神满足,身心健康。所以,买家“炒到10万”,他反而“满目忧郁”,而青年承诺“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却十分符合老人需求,老人很快便决定把房子卖给青年。因此,从“老人需要什么”角度(这个角度其实关联着老人和青年人两个主体)切入做文章,来立意,去探究,如“人生最需要的是什么”“钱与心”“快乐可以少谈钱”“什么是对老人的终极关怀”等,都是切题的。

也许,有人看到材料中有个“炒”字,立马联想到我们国家近年来普遍存在的各类“炒作”现象,于是把“炒作”当作其立意角度。是不是也可以呢?先不必急于否定或肯定。因为,我们知道,所谓的材料作文的写作角度和主旨立意,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少学生对此认识上很模糊。“角度”只是看问题的视点和出发点,有最佳和较佳一般不佳等等区别,对写作而言,角度虽不是写作的关键,但往往决定着思维的深广度,从而客观上关系到主旨立意的深刻与否,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也。比如“炒作”,在这里就是写作角度或话题,而非立意。泛议“炒作”,对这篇材料作文而言,肯定偏题,但写作过程中,若能避免空谈“炒作”话题,而把其他购买者的炒作,与材料的指向,如其中的青年人的“真诚”,老人的反常举动等原因等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勾连反思,对比思考,分析提炼出“炒作战胜不了真诚”“真诚无价,炒作有限” “十万输给一万背后的逻辑”等一条条具体观点,情况就可能发生了变化,就属于较好的立意,也不偏题跑题了。

几点提示 其一,不要动辄就“抓关键词”。前面说过,这则材料,所涉范围较广,引发联想较多,主旨隐藏较深。审题必须整体阅读,去伪存真,抓住要害。既要搜“关键词”,也要找“关键句”,甚至“关联词”。但许多学生阅读材料,经常机械偏执地理解老师教导的“审题要‘抓关键词’”,于是眼睛就只盯着那些所谓的熟语,成语,提醒语,夺眼球处等等,一看到这些,就根本不考虑其他文字了,以致常常犯错。实际上,不是所有材料都有关键词的。如2014年山东卷“窗口与画面”、重庆卷“游客与玻璃碎片”,湖北卷“山脚、山腰和山顶”;
2015安徽卷“蝴蝶翅膀的颜色”,福建卷“路”,乃至2015年全国卷等等作文材料,就都没有关键词,考生们需要的,是对其立意的整体阅读判断。

我曾提出了一个避免审题失误的“良方”:删减文字比较法(《审题应防被“杀熟”》,《写作》2013.7-8期合刊)。此法的精髓是,当你读到一个较长的作文材料,尤其是故事性材料,一下子把握不住主旨立意时,就在保持材料文意基本通畅的前提下,保留核心内容,尽可能删减材料部分文字,然后与删减之前的文字进行比较,来分析判断主旨。凡删减后感觉似乎不损害句段连贯却对文意有损害的,往往就是“关键词”。依照此法,你把上面提到的那个陈述老人卖房心态的句子删掉,再读读看,结构完全通畅,但意思就不一样了。这正表明,那个似乎可以删去的解释句,也许是作者着意写进去的深有用意的文字,因此,它就恰恰可能是我们需要关注、思考和分析的重点。当然,这个方法也并非处处管用,关键还是整体阅读分析能力的提升,才是根本。

其二,立意的确立和表述,请先找找相近语词和表述,进行一番比较,然后定夺。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对材料进行立意归纳表述时,选择词句比较随意,匆忙,且总企图用最简短的一个词语来进行立意表述,这往往有意无意中给自己造成写作的被动或陷阱。根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相反的逻辑关系,短语词反而内涵层次丰富而外延较为广阔,也容易把写作方向写偏,或把内容捆得太死,不易展开。比如本题中,仅抓“信任”“真诚”“爱心”或者“炒作”等语词,就容易写成话题作文,导致偏题跑题。相反,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立意,就完全不同了。比如写“爱心”话题,若能抓住材料中的“老人的需要”或社会的现实,联系起来进行展开分析,则内容就扎实了。比如向上联系,可关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或者干脆是纯“精神愉悦”等;
向下延伸,对时事敏锐且敢于亮出观点的考生,还不妨看得更远点,可论及一点现如今中国空巢老人现状,多数青年人的过于自我、没有理想、缺乏爱心等等,若写得深刻,也都是吸引阅卷老师的好卖点。另外,像“理解”“信任”等概念,也要看到它不等于“诚信”,也不等于“真诚”,而不少学生恰恰不会去认真对比分析这些语词概念,厘定其微妙异同。起点错误或偏差,自然给思维和行文展开带来系列毛病和问题,包括立意偏颇,中途偏题跑题,空泛不知所云,无法收束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重视和注意,日常教学各环节和过程中都一定要扎实做好概念澄清工作。

第三,注意利用好文体要求。现在的材料作文命题,在题目内容最后一项“要求”上,往往是有不同表述的。如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Ⅱ卷就明显不同。各省市作文命题中的“要求”,也常有差异、变化。考生要充分注意和利用这些“要求”,不能无视或误解。这则材料的所给的作文“要求”是“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实际上或多或少地暗示本文写作大可不必端起架子写所谓的纯正议论文,而可以写形式内容都相对自由的“读后感”。客观地说,读后感的写作,比起纯正议论文的写作,对考生来说,总体上还是熟悉和容易一些。既然这样,那么,按“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去写就行,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同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的“共同记忆”。角色不同,“共同记忆”的意义便不相同。

例如:张爸爸: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时间陪孩子,见证孩子的成长。

沈老师: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我要做一名谦谦有爱、修己达人的园丁。

吴市长: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我们需要高楼大厦,我们更需要文化底蕴。

上述三位长辈关于“共同记忆”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共同记忆”的意义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从子女、学生、市民三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同城共忆 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高楼大厦数月峻工已不是神话,而我们对于一座城市独特文化的共同记忆似乎也随之渐渐消逝,淡忘在岁月里,埋藏在童年时,留下的只有钢铁森林构筑的现实。日复一日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不免令人心生厌倦。我们只能在记忆深处寻找这座城,这些市民们所珍藏的共同记忆。

城市的共同记忆是具体而微的。幼时常去的老公园,上学路上走过的每一条青石小巷,还有那些见证了城市历史变迁的老建筑……那一点一滴汇聚成鲜明的共同记忆。当然,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城市不可能一成不变,永远保持着同一个样子。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也恰恰在这变化发展之中慢慢形成、积淀,成为一座城市的底蕴。作为市民,我们承续着记忆,也创造着记忆,并在共同记忆中认同一座城市。历史与现状交织,市民和城市互相影响,使得城市有了体温与个性。

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发展太快了,快到令人措手不及。公园被翻修了,景观树木大量种植,各大商场纷纷入驻,每个现代化的街区都成了同一模样。我所在的城市,老旧的房屋被“景观改造”了,从市中心到市郊,灰、白、红三色构筑的模板景观随处可见;
老街、老建筑也没能挡住翻新和改建的潮流,千篇一律的包浆漆色、青砖黛瓦、檐角飞扬。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共同记忆,而是他们的。

文化是有边缘效应的。人们往往不愿去品读前人用生命编著的文化记忆,许多城市的记忆就只能在一代代父母子女口中相传。方言的失落是无数语言学家心中的痛楚,民俗文化的流失引起老一辈人无声的恸哭。我们还能在何处寻找它们?在父母、祖父母只言片语的提及下?在不发达的、偏僻的乡村田野里?似乎也只能如此了,在现代化浪潮未曾席卷之处,依稀还能辨识出一座城市独有的记忆。而年轻的我们,心中关于城市的共同记忆已经是支离破碎的,修复和重新生长的线索,可能只在那些更传统的“边缘地区”中了。

拯救、挽回失落的文化和记忆,是我们亟需完成的任务。它是我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土层,刻印着过去,涵养着现在,映射在未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精神之土的涵濡与深耕,正如植物扎根于广袤的土壤,高楼依托于坚实的地基。

城市的共同记忆应该深埋在每个市民的精神土壤中,城市的魂应蕴藏在每个市民的精神世界里。文化传承是它的根基,它与每一个市民共同成长于此,一起记忆于此。

来自共鸣的“共同记忆” 于童年深处,寻觅的亲情枢纽,散发出源于糖果的甜蜜,各式嬉笑怒骂编织成专属的歌谣;
而这片成长十余年的亲切土地,伴随见证了多年间无数变革更改,变化的是拔高的座座城楼,不变的却是置于根部灵魂的底蕴。但若谈论最为深刻隽永的“共同记忆”,触摸时间灵魂,寻觅真正共鸣,却是来自于老师的尊尊教诲与呕心沥血。

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作为学生的我们,便正是处于懵懂于世,却又偏渴望获取认可、接触及共鸣的时代,而这些事物的源头,皆出自于所谓“精神”之上。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而“育人”不仅是对于知识的灌输,也有着教育学生做人、丰盈其精神世界的责任。美好的共同记忆,使人不断反省、总结与成长。学生因教师的鼓舞激励奋发图强,因那些聊天谈心而开张心扉,引发共鸣,以这些精神上的交流沟通而弹奏共鸣。学生们年纪尚轻,难免迷途无措,或因各式烦扰忧愁难解,心思怅惘。教师们以引路人的身份及同为过来人的认知进行指引,效果自然良好。若能以平等自然的心,进行交流,那么共鸣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日本著名漫画家松田笔下,就曾描绘出由一名教师通过与学生们一同成长的方式,以通过用心的“注视”,拯救了二十多个因成绩不佳或品行不端而列入“差班”受人轻视的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与父母的矛盾终被开解,与朋友间的别扭终将释怀,愁扰于没有找到方法的学习终被用心灵注视的教师一一开解,温馨平凡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动容。而那以心“注视”学生的老师,即与学生们完成了精神家园的沟通。

共同记忆意义在师生之间,便应是以心换心,轻触世间美好的“精神共鸣”。你谦谦有爱,我便不惹事生非;
你修己达人,我便也不断修行提升。老师对于学生影响的深远程度,足以与家长媲美,学生从老师处习得的,不只是如何学习学习方法,更也有做人方法,足以惠及此生。若教师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深远的的影响,其共鸣美好自然加速成熟生长,更加坚韧强大。但若受到了错误的指引,也就很有可能以难以磨灭的心理印象,以错误或未达成的“共鸣”,哀怨愤懑,甚至因偏激自负,或自卑无度而难以掌握日后命运轨迹。

作为学生,从两千年前的《论语》触碰到了最遥远年间师生间的共同记忆与无数共鸣。而放眼当下,又以周围老师们温柔体贴或幽默关心留存了青春年岁里美好的共同记忆。每一次共鸣,都源于灵魂精神的碰撞,这些真挚意义即便饱经风雪也镌刻心底不曾忘怀。为了这些共同记忆,学生们便可以化作动力,不断生长。不论头顶怎样的天空,我自追求属于自我的那方风景。

守护共同记忆,深烙文化之印 我常常在想,我生活的这座城市,能成为我灵魂的皈依吗?——题记 张大春在《城邦暴力团》里以平和的骄傲写道:“这是一座不存在于地图的城市,没有路牌会告诉你它在哪里,你会发现它的形象存在于每一条道路每一片竹林,但你如是外来者,不经指点,是找不到它的。” 这座城市是什么?如他描述,这是存在于真实城市之外的,一个文化的倒影。它由共同记忆凝炼、归纳而成。长辈说,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我深然之。

城市是人的城市,所以共同记忆,是它所有居民曾共同生活的回忆。六朝古都记得历史风云,草莽故乡记得王侯将相,红色圣地记得星星之火,新兴城市记得热情开放,更不用说,它的建筑、河湖、民歌、古俗,这些,是凝固的共同记忆。但,以上种种,不只是记忆。正是在日复一日的记忆叠加中,城市市民如我,从中不自觉地抽象出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同样的行世观念、相似的精神气质——共同记忆,凝成了城市的文化气质。

城市的文化气质,是随记忆动态变化而不断更新的,但无论记忆如何增删,这种气质一经形成就很难完全改变。它的生命力与定力,反过来亦塑造了一群人、一座城。

如果说不同的城市是群星,散落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上,那么文化就是它们永恒的光辉,使它们被看见、被瞩目。群星的光辉投射在人类真实的原野上,使这里有了翡冷翠、那里有了威尼斯,即使漫长的岁月使一些城市如流星般划过夜空,文化,也是它们曾灿烂燃烧过的证明。文化,亦为我们的灵魂打上深深的烙印。即使我们终将背井离乡、从一生唯一的城市出走;
即使我们萍落于五湖四海、经年风霜满面,我们亦能相认,因为我们的灵魂深处,有一座城市的光芒。

我们需要城市的文化给我们这种烙印,因为我们需要确认人与故乡的关系。而城市亦需要保存共同记忆,才能永存这份烙印的力量。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常常茫然,物质文明的更新换代是否正在撕裂、剥夺我们的共同记忆?高楼大厦崛起了,而牌坊、民居、古钟楼倒下了。冰冷的水泥覆盖了视野,而温暖的河流正消逝于我们的理想乡。共同记忆的确需要现代文明的更新补充,但,那些古老的、美好的、纯粹的精神物化象征——古音、民戏、旧民居……又怎能被无情抛弃? 不能一概否定,不能全盘抛弃。纵只是一个微小的城市个体,我仍相信,只有保存我们美好的共同记忆,才能保存文化的根基。城市,才不会是空中的楼阁。我期待,人们虔诚守护这份记忆的明天就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