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改进提升措施】提升个人工作质量改进措施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3-27 03:14:29     阅读:

昆明大商汇A1-2和A3地块总承包项目 工程质量改进提升措施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昆明大商汇A1-2和A3地块总承包项目 2017年9月 目录 一、总则 1 二、工程质量改进内容 1 1、原材料质量 1 2、过程质量监控 4 3、成品及半成品实测实量情况 12 4、交付后的质量投诉及返修情况 12 工程维保小组 19 4.2.1 工程保修期管理 19 竣工工程回访保修台账 19 月度回访及保修计划 19 回访记录 20 工程保修记录 21 保修期到期告知函 22 三、统计周期及计划 23 四、工程中常见的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23 1 、分层法 23 2、 因果分析图法 24 3、 排列图法 24 4 、直方图法 25 一、总则 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合同和上级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实现项目质量目标,落实工程主体质量终身责任制,在施工中不断总结,提高企业质量竞争力。

1、必须进行质量改进工作,预防质量事故、问题的发生。

2、质量改进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这应当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为此必须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为消除潜在不合格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就是预防措施。可以采用风险分析、趋势分析、统计过程控制来识别潜在不合格的原因。积极主动的采取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的提高过程的效率。

4、在质量管理改进工作中,须以客观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征集不合格品、监督检查报告、数据分析、过程测量和检验记录,为质量管理改进提供依据。

二、工程质量改进内容 1、原材料质量 1.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1.1.1掌握材料质量标准 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是材料质量标准,它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质量。

1.1.2材料质量的检(试)验 1)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
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的信息。

2)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一般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3)根据材料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材料质量检验程度分为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

4)材料质量检验通常进行的试验为“一般检验项目”;
根据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为“其他试验项目”。

5)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6)材料抽样一般适用于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鉴定。

7)对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不问的检验标准,而检验标准则是用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的依据。

1.1.3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
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故必须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1.2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主要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在定货前,承包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同意后,方可定货;

2)监理工程师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
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工程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合格 承包商单位填写《工程材料/购配件/设备报验单》 监理工程师审核 承包单位使用 承包单位另选 方法: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 不合格 1.3施工阶段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都将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织部分,所以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的质量控制也应当是进行全过程和全面的控制,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进场、存放、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监督与控制。

1.3.1采购质量的控制 1)凡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设备等,在采购定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
对于重要的材料,还应提交样品,供试验或鉴定,有些材料则要求供货单位提交理化试验单;
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发出书面认可证明后,方可进行定货采购。

2)供货厂家是制造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的主体,所以优选良好的供货厂家,是保证采购、定货质量的前提。

3)某些材料(诸如一些装饰材料)定货时最好一次订齐和备足货源,以免由于分批而出现花色差异质量不一。

4)供货厂方应向需方(订货方)提供质量保证文件,用以表明其提供的货物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5)承包单位应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1.3.2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 1)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设备,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并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或试验报告;
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

2)凡是无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及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场。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供货方所提交的有关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以及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检验和试验报告,仍不足以说明到场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时,监理工程师可以再行组织复检或抽样试验,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允许进场。

3)若检验发现原材料、半成品、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且监理工程师不予验收时,应由供货方子以更换或进行处理,合格后再进行检查验收;
由于供方供货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应及时向供方索赔。

4)进口的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的验收,应会同国家商检部门进行。如再检验中发现质量问题或数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取得供货方及商检人员签署商务记录,在规定的索赔期内进行索赔。

1.3.3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存放条件的控制 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进场后,到其使用或施工、安装时通常有一段时间间隔,在此期间内,如果对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的存放、保管不良,可能导致质量状况的恶化,如损伤、变质、损坏,甚至不能使用。因此,施工承包单位应对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的存放、保管条件及时间也应实行监控。

1)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应根据它们的特点、特性以及对防潮、防晒、防锈、防腐蚀、通风、隔热以及温度、湿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安排适宜的存放条件;
以保证其存放质量。

2)对于施工单位所准备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的存放条件及环境,事先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确认,如存放、保管条件不良,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其加以改善并达到要求,方予以确认。

3)对于按要求存放的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存入后每隔一定时间,监理工程师可检查一次,随时掌握它们的存放质量情况。此外。在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等使用前,也应经监理工程师对其质量在此检查确认后,方可允许使用;
经检查质量不合要求者,则不准使用,或降低等级使用。

1.3.4天然材料和现场配制材料的试配 对于某些当地天然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一般由施工单位事先进行试配,达到要求的标准方准施工。除应达到规定的力学强度等指标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的检验与控制。

1)材料的化学成分;

2)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加工条件与设计、试验条件不同而可能导致的材料或半成品质量差异。若出现此类问题,必须事先找出原因,设法妥善解决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允许进行施工。

1.3.5新材料的应用 对于新材料,新型设备或装置的应用,应事先提交可靠的技术鉴定及有关试验和实际应用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和批准后,方可在工程中应用。

2、过程质量监控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 1.土方工程 序号 工序控制点 控制内容 控制类型 控制要点及要求 1.1 测量定位 依据规划部门提供相关测量成果报告作为坐标、高程的原始依据,测定现场控制点,控制线和控制网 R、H R:测量前检查规划部门控制点测量报告;
测量仪器及器具合格证及在检定周期内的检定报告;
测量人员资证 书;
测量方案。

H:放线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验收控制点、控制线和控制网。

1.2 基坑支护施工图 组织图纸会审完成图纸确认 R、H R、H:开工前查验:基坑支护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当地审图单位(专家论证会)图纸审核意见、审核意见修改对照表 1.3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含降排水)审查及报审(按当地建设部门要求) 1、依据施工图完成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后,经评审及专家论证,经公司有效审批,按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报审。

2、报监理单位、业主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

R、H R、H:开工前查验:专家审查意见、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专家审查意见修改对照表,公司、业主、监理公司审核意见 1.4 基坑支护施工 1、 成孔:孔底标高偏差、孔底沉渣或虚土厚度、护壁泥浆质量等;

2、 钢筋笼: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质量、钢筋笼安装质量等;

3、 灌注:承载力、桩位偏差、桩体质量检验、混凝土灌注程序;

4、 预应力锚杆的张拉和锁定过程。

R、W R:施工查验方案交底,砼浇筑前查验水泥检测报告、混凝土合格证明等;
进场钢筋使用前查验钢筋原材报告、复试报告等;
粗钢筋连接作业前查验钢筋连接型式试验报告;
钢筋笼安装前查验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检验试验报告;
监测仪器合格报告和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等W:施工前检查施工工艺和设备是否符合方案;
施工中检查钢筋笼制作质量;
支护桩成孔质量;
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现场检测;
监测护坡顶部变形情况。

1.5 基坑支护构件检测 1、支护构件检测须由总包方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将检测单位资质存档备查,严禁由专业分包进行委托;

2、开工前试验:基坑施工前总承包商应完成锚杆、土钉施工抗拔承载力基本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并做为基坑设计提供依据;

3、施工过程中进行预应力锚杆张拉记录等;

4、工程验收:支护桩身完整性检测、锚杆抗拔力验收试验、土钉承载力验收试验;
检测要求应满足相关规范、 设计图纸要求。

R、W、H R、W、H:基坑支护设计前查验《锚杆、土钉施工抗拔承载力基本试验记录》。施工前查验材料材质证明、复试报告,设备状况。

R、W:查验预应力锚杆张拉及记录。

R、H:基坑支护验收时查验桩身完整性、锚杆抗拔力、土钉承载力等试验报告。

1.6 锚杆及土钉墙 检查锚杆或土钉的钻入孔径、位置、插入长度,注浆配比、注浆量;
喷锚面的厚度等;

R、W R:施工前方案交底,检查焊条、锚杆和锚具等合格报告和复试报告 ;
注浆配合比报告;
监测仪器合格报告和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等;

W:施工中检查锚杆或土钉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1.7 基坑检测、周围环境变形观测 1、基坑监测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监测单位资质存档备查,严禁由分包商进行委托;
分包单位应同时按规范及图纸要求自行进行基坑监测;

2、监测方案必须满足《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同时必须包含周边环境(建筑物、管线、道路)变形观测;

3、如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监测数据超出设计预警值,应立即采取应急预案,保证基坑安全,同时上报监理单位及业主 R、H R、H:《基坑、周边环境变形监测方案》、基坑、周边环境监测成果、《基坑安全应急预 案》 1.8 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前,编制《土方开挖方案》,经监理单位、业主审批通过后,存档备查;

2、检查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及基坑支护变形情况,形成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3、严格按土方开挖方案实施,严禁超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预警方案,上报监理单位及业主。

R、H R:开挖前查验边坡支护过程验收资料,第一层开挖前,检查是否有经有效审批的土方施工方案及边坡监测方案;
检查开挖范围内地下管线是否已探明。

H:开挖前现场查验边坡支护是否符合设计及方案要求,边坡监测措施是否按方案落实,拟采用的土方施工方法是否符合方案要求等;
每层开挖前检查开挖深度和标高。

1.9 降水与排水 1、降排水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进行审查及专家论证,并获得通过。通过后监理单位、业主审批;

2.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降水、排水效果;

3.对降水、排水效果进行检查,井管(点)的间距、井管(点)的插入深度、对临近建筑物的监测并形成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R、W R:降水前检查《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是否以有效审批,检查方案交底。

W:降水过程中,进行降水井井点监测;
对临近建筑物进行监测。过程中检查基坑降排水检查记录 2.旋挖灌注桩工程 2.1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钢筋笼制作;
2、钢筋笼吊安。

FAA、R、H FAA:样板施工,样板点评验收后展开施工;

R:检查钢筋笼模具、量测步筋间距、长度、保护层、搭接长度等是否满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H:加强钢筋笼吊装前的验收工作,对钢筋笼加强箍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及盐酸要求,以保证钢筋笼吊装过程不变形、不散架;
对直径较大较长的钢筋笼,必须在加强箍处加三教撑,下放安装时拆除。

2.2 砼灌注 1、 导管安装;

2、 二次清孔;

3、 水下砼灌注 R、H、S R:安装前对导管进行水密性试验,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H:二次清孔在钢筋笼、导管下置完毕后,利用导管进行,清孔过程中经常测量泥浆性能、孔深、沉渣,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即可;

S:砼应要有合理级赔,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22cm范围内,无明显离析、泌水现象,并定时测量导管埋深,严格控制埋管深度。

2.3 后注浆 1、 注浆管安放;

2、 注浆施工。

S S:注浆管随钢筋笼一起下放,绑牢在钢筋笼内侧,浆管接头要牢靠密实,不得渗水,管底要插入孔底,确保注浆管长度;
注浆作业宜于成桩2D后进行,且不宜迟于成桩30D后,成桩后应用清水劈通注浆管,是注浆管保持畅通。

3.筏板、后浇带和地下室防水混凝土 3.1 筏板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配合比、供应、养护等。

R、S R、S: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交底,确定至少三家搅拌站,随时调配,减小混凝土温差,降低温度应力,加强测温工作,冬施期间及时进行覆盖养护保温。

3.2 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的拦截、剔凿、清理、钢筋修复、混凝土浇筑。

S、R S、R:严格按照设计留置,快易收缩网必须绑扎牢固,密封严密;
采用吸尘器清理后浇带内杂物,加大督促整修钢筋,及时除锈,做好相应保护工作 3.3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
施工缝、后浇带的止水措施。

H、S H、S:按照方案要求剔凿好止水条的槽,要平直,止水条用钢钉固定于槽内,墙体支模螺栓要用止水螺栓,工长、质检严格检查,浇筑工程旁站,保证混凝土浇筑正确 二、主体工程 1.混凝土结构 序号 工序控制点 控制内容 控制类型 控制要点及要求 1.1 模板安装 1、是否编制施工方案并按照要求审批,模板施工交底是否符合要求;

2、完成后组织验收。

R、W R:模板方案是否经有效审批(相同方法首次施工前),涉及隐蔽部分的隐检记录,模板安装施工交底等。

W:施工前现场检查拟用支撑架及模板等材料是否符合方案要求;
完成后按照方案组织验收。

1.2 模板拆除 1、查验拟拆模范围、拆模顺序、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方案要求;

2、查验拆模有关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R、H R:拆模前检查拟拆模范围是否符合模板施工方案要求,以确保主体施工作业层的下层及以下结构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
检查拆模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H:现场检查拟拆除范围、顺序、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模板施工方案要求。

1.3 钢筋原材料及加工 1、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2、受力钢筋弯钩和弯折,箍筋弯钩形式,钢筋加工尺寸偏差。

R、W R:钢筋使用前查验钢筋材质报告、复试报告;
钢筋加工前查验钢筋加工设备是否符合方案及规范要求。

W:进场时现场检查原材外观,核验钢筋规格;
每个检验批加工完成后抽样检查加工成型质量、尺寸偏差是否 符合要求 1.4 钢筋安装 1、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等;

2、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质量等。

R、H R:每个检验批钢筋安装前查验该检验批《钢筋加工工序控制点检查验收记录》确认其通过资料及现场见证查 验;
查验钢筋安装技术交底记录;
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前查验焊接、机械连接等型式检验试验报告;
隐检前查 验钢筋连接实验报告;

H:施工中现场检查,量测钢筋数量、品种、规格;
钢筋接头连接质量;
按照检验批见证抽样试验;
完成后组织隐蔽验收。

1.5 混凝土施工 全程监控混凝土施工过程,见证混凝土试件取样。

R、H、S R:施工前检查隐蔽验收记录;
施工前检查混凝土浇灌申请会签情况;
开盘前审查混凝土合格证、配合比等;
检查技术交底记录。

H:施工前现场查验混凝土浇筑设备、设施是否符合方案要求。

S:监控混凝土品种、规格、浇筑位置;
监控浇筑顺序;
冬施期间查验出罐和入模温度;
监测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内外温差等;
抽测塌落度;
见证混凝土试件取样;
旁站关键隐蔽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振捣、测温等过程 ;
浇筑完成后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 1.6 梁柱节点的施工缝及模板 节点的施工缝处理及模板支设 H H:施工缝进行弹线切割,剔除浮浆露出坚硬石子,保证平齐,用空压机吹干净,支模时先粘贴海绵条,支好模后再次清理 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1.建筑地面 1.1 水泥混凝土整体面层 原材料质量、面层的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等 FAA、W FAA:样板施工,样板点评验收后展开施工 W:施工前检查材质报告;
施工时检查面层浇筑、收面和分隔间歇等。施工完成后检查表面平整度、排水坡度等。

2、抹灰工程 3、吊顶工程 四、建筑屋面工程 1.平屋面 1 屋面找平层 1、 找平层材料配合比;

2、 屋面排水坡度;

3、 找平层的分格缝位置和间距;

4、 找平层平整度;

5、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交界 处和基层转角处做法等 W W:交底、现场检查坡度、转角等节点做法;
完成后验收外观质量。

五、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1 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R、W R:施工前检查材质报告;
隐蔽前查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报告。

W:现场检查配件安装和接头做法;
完成后验收外观质量;
现场查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六、建筑电气工程 1 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安装 1、 箱体安装;

2、 线路连接;
接地或接零、箱(盘)间线路绝缘电阻测试值等 R、W R:施工前检查材质报告、进场后检测资料 W:完成后接地或接零、箱(盘)间线路绝缘电阻测试 七、通风与空调工程 1 风管与配件制作 风管材料,材质种类、性能及厚度,风管强度及严密性、工艺性检测等 W W:现场检查、测量、试验、检测;
完成后进行风管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八、电梯工程 1 设备进场验收 检查随机文件 R R:设备开箱检查 3、成品及半成品实测实量情况 4、交付后的质量投诉及返修情况 4.1质量投诉管理办法 4.1.1工程质量投诉处理的组织根据投诉问题的严重和影响程度,分别采用局总部组织处理及安排责任单位处理两种方式。对于质量问题严重、可能影响局与战略级大客户的合作关系、可能引起较大社会影响、经局领导批示等严重质量投诉,由局质量管理部组织局相关部门、相关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并全过程跟踪工程质量投诉处置情况。对属于一般工程质量缺陷的投诉,局将直接安排责任单位自行组织处理,局质量管理部应对其处置过程和效果给与关注,必要时进行督导。工程质量投诉调查处理流程及记录工程质量投诉应按本办法“工程质量投诉调查处置流程”(见附件1)进行处置。工程质量投诉初步调查后质量管理部门应填写“工程施工质量投诉初步调查表” (见附件3)并存档。质量管理部门应将投诉受理、调查、处理、验收过程中的主要信息记录并建立台账(式见附件2)。投诉处理验收合格后,处置小组应填写“工程施工质量投诉调查处置记录”(见附件4),并报送质量管理部门存档。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情况反馈沟通投诉调查处置小组应在初步调查、制定整改计划及方案、整改及完成验收等各阶段,与投诉方充分沟通,得到投诉方的理解和认可。局质量管理部安排责任单位自行处理的工程质量投诉,责任单位应在实施过程中按本办法附件1的规定及时向局报送有关信息。局质量管理部将跟踪处置情况及投诉方的意见。

4.1.2工程质量投诉关闭 工程质量投诉按要求处置完成,经投诉方验收通过后,该投诉处置活动关闭。相关工程质量投诉处置记录经公司主管领导签字、盖章,报送局质量管理部备案。

4.1.3监督与检查 (1)局质量管理部将跟踪相关单位工程质量投诉的处置过程及处置效果情况,与业主方取得沟通,了解对工程质量投诉处置的满意程度,并定期通报质量投诉统计及处置信息。

(2)局质量管理部按照局《三级公司工程质量业绩考核办法》、《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及奖罚办法》有关规定,对各三级公司发生工程质量投诉及处理情况进行考核及处罚。

附件1 工程质量投诉调查处置流程 附件2 施工质量投诉处理台账 5.13.1.2施工质量投诉处置台账 序号 投诉单位 文件名及文号 发文日期/接收日期 项目名称 联系人/联系方式 投诉方提出问题简述 领导批示 初步调查情况 向投诉方回复处置工作安排情况 处置完成内部验收情况 投诉方对处置效果验收情况 备注 1 2 3 4 5 6 附件3 工程施工质量投诉初步调查表(范本) 工程施工质量投诉初步调查表 编号 基础信息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 合同额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工程类别 施工阶段 项目经理/联系方式 项目总工/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总承包单位 投诉涉及专业分包单位 投诉涉及甲指分包单位 投诉事项概要 投诉事项发生时间 投诉事项发生部位 投诉事项涉及范围 其他部位有无类似问题 被投诉工程质量问题情况说明及现场照片 (照片及文字说明粘贴在此处,照片150-200dpi/张) 其他 问题1 问题2… 附件4 工程施工质量投诉调查处置报告(模版) 工程施工质量投诉调查处置记录 基础信息 被投诉项目名称 涉及局属施工单位 投诉方名称 投诉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工程开工及计划竣工日期 施工阶段 项目经理/ 联系方式 涉及专业分包及甲指分包 投诉事件简述 投诉涉及问题现场调查情况 项目及其上级单位调查情况简述 简述投诉问题基本属实和不属实的问题,具体说明可另附附件。

现场照片及说明 (照片及文字说明粘贴在此处,照片150-220dpi/张) 其他 问题1 问题2…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分析 (附照片及文字说明粘贴在此处,照片150-220dpi/张) 次要原因分析 其他要说明的情况 采取措施 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采取的整改措施 采取的预防措施 沟通情况 投诉事项发生后与业主及监理单位等进行沟通的情况 (如存在应附相关文件) 项目上级单位对投诉问题处理效果的检查验收情况:
简述投诉方对投诉问题处理效果的意见(投诉方的意见可另附附件):
局质量部对投诉事项处理的评价(是否同意关闭):
年 月 日 调查处置管理小组 人员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签名 4.2 竣工维保质量管理 4.2.1 成立工程维保小组 工程维保小组 序号 保修小组 姓名 职称 联系电话 备注 1 组长 2 土建工程师 3 水电工程师 4 5 6 4.2.1 工程保修期管理 竣工工程回访保修台账 序号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竣工时间 计划回访时间 实际回访时间及回访记录单号 工程保修起止时间 业主及用户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保修责任单位 保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实施保修服务时间及报修记录单号 保修期到期范围记录及告知函编号 备注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室内装饰装修工程 防水工程 外幕墙工程 月度回访及保修计划 序号 计划回访及保修时间 工程名称 重点回访及保修内容 回访负责人 回访方式 备注 回访记录 回访单记录单号:
工程名称 业主名称 竣工时间 回访时间 回访负责任人 被回访人情况:(部门、职务及姓名等) 回访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业主单位负责人:
回访负责人:
年 月 日 回访问题处理结果:
公司责任部门负责人:
年 月 日 工程保修记录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业主 保修要求完成日期 保修单位 保修实际完成日期 保修过程记录 记录人:
保修负责人:
年 月 日 业主确认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保修期到期告知函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业主 竣工日期 承建单位 建筑面积 保修期到期范围 装饰装修工程、水电暖工程、防水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其他 告知内容 签字栏 施工单位(公章):
三、统计周期及计划 1、质量事故在发生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将质量事故内容填写于《质量事故处理台账》中,并安排专人专管。

2、质量问题发生后,在施工现场口头通知项目工长、劳务专职质检员时,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周检查记录表》形式,详细记录质量问题部位、问题内容、处理方法,现场将二连下发给劳务,一连存档。

3、项目部组织每周二进行质量联合检查,针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下发劳务队。项目部于周二召开质量例会,针对上周质量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对本周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同时,对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存档。

4、每月22日,项目质量部按照《项目经理月报》质量部分内容,对月度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内容提出改进措施。

5、月度统计分析:每月月底针对该月每周的问题频发次数进行统计汇总,频发率高的质量问题将列为下月质量监控重点。

四、工程中常见的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1 、分层法 (1)由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因此,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这就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

(2)例如一个焊工班组有A、B、C三位工人实施焊接作业,共抽检60个焊接点,发现有18点不合格占30%。究竟问题在哪里?根据分层调查的统计数据表可知,主要是作业工人C的焊接质量影响了总体的质量水平。

(3)调查分析的层次划分,根据管理需要和统计目的,通常可按照以下分层方法取得原始数据。

1)按时间分:月、日、上午、下午、白天、晚问、季节。

2)按地点分:地域、城市、乡村、楼层、外墙、内墙。

3)按材料分:产地、厂商、规格、品种。

4)按测定分:方法、仪器、测定人、取样方式。

5)按作业分:工法、班组、工长、工人、分包商。

6)按工程分:住宅、办公楼、道路、桥梁、隧道。

7)按合同分: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

2、 因果分析图法 (1)因果分析图法,也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图中表示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其中,第一层面从人、机械、材料、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进行分析;
第二层面、第三层面,依此类推。

(2)使用因果分析图法时,应注意的事项:
1)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

2)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

3)必要时可以邀请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

4)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

5)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3、 排列图法 (1)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如表12204053—1表示对某项模板施工精度进行抽样检查,得到150个不合格点数的统计数据。然后按照质量特性不合格点数(频数)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整理为表12204053—2,并分别计算出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2)根据表1Z204053—2的统计数据画排列图(见图1Z204053),并将其中累计频率0~80%定为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
将累计频率在80%~90%区间的闻题定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
将其余累计频率在90%~100%区间的问题定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以上方法称为ABC分类管理法。

4 、直方图法 (1)直方图的主要用途是:
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2)直方图法的应用,首先是收集当前生产过程质量特性抽检的数据,然后制作直方图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和能力。如表12204054为某工程10组试块的抗压强度数据150个,但很难直接判断其质量状况是否正常、稳定和受控情况,如将其数据整理后绘制成直方图,就可以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如图12204054—1所示 (3)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之一——位置观察分析 所谓位置观察分析是指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如图12204054—3所示。

生产过程的质量正常、稳定和受控,还必须在公差标准上、下界限范围内达到质量合格的要求。只有这样的正常、稳定和受控才是经济合理的受控状态,如图12204054—3(n)所示。

图12204054—3(6)中质量特性数据分布偏下限,易出现不合格,在管理上必须提高总体能力。

图12204054—3(c)中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充满上下限,质量能力处于临界状态,易出现不合格,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图12204054—3(d)中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的距离,说明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图12204054—3(g)、(f)中均已出现超出上下限的数据,说明生产过程存在质量不合格,需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