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_家风故事6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25 08:04:31     阅读:

家风是什么?家风可以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节约;
可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毅;
也可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家风更是一种传承,能够影响一个家族的世世代代。

(篇一)

我的家风故事

家是避风的港湾,是温暖,是幸福,是爱。家风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法院是公平正义的象征,法官是人民权利的守护者。我们身上的法袍,胸前的法徽,手握的法槌代表的是心中的天平。

长期以来,张店法院铸就了坚定忠诚、廉洁司法的优良院风,广大干警敬业奉献、廉洁自律的优秀品质。为此,院纪检组、监察室探索推出《法院好家风》栏目,倡导全院干警继续发扬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勤廉笃实的作风,见证法院人的家风传承和初心梦想!

家风就是家庭的灵魂,无声无息之间浸透心里,潜移默化中伴随成长。一个家庭的家风往往是由长辈们言传身教得以延续。

我出生并成长于鲁北地区的农村,祖祖辈辈是地道的农民。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他的青年时期,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家庭条件,独自一人到东营盐碱地区域创业,夏天炎热酷暑蚊虫满天飞,冬天寒冷天寒地冻。在如此艰苦的条件小,父亲凭借着坚忍不拔的韧劲和诚信忠厚的品行,在几年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我们家慢慢地富裕了一些。就在这个时候,好多人和我父亲说“别在村里住了,赶紧去外边(在老家,通常指的是城市)住吧”,父亲总是笑而不语。父亲和刚刚上小学的我常说,“咱不能忘本,就是不能忘了你是干啥的,你是啥身份”。

直到我参加工作后,父亲经常嘱咐我“回老家来,进村要谦逊点,开车不能开快了,天黑了进村不能开远光灯”等等。父亲在村里见多识广,村里的乡里乡亲有啥事都愿意找父亲商量,从我小时候起,每每这种情况,父亲总是细致地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父亲和我说“乡亲的事就得帮忙,不能有点本事就忘了本分”。

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给我传递的是做人的本分。

父亲外出创业的期间,母亲一个人在家里照料着家,并且还下地干活,忙里忙外,但唯独一件事从不耽误,那就是照料我上学。母亲一天学也没上过,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对我要求最严格的就是,必须好好上学好好学习。即便是在农忙的时候,也要先照料我上学。母亲在村里人缘很好,因为她心地善良、乐于帮助别人。

母亲没有文化,但是给我传递的是勤劳。

因为工作的缘故,每天都在农村老百姓打交道,当他们和我不厌其烦的唠叨一件事时,我会想到我的父母,想到我的乡里乡亲。我深知农村生活的艰难,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怀着对他们敬畏和感恩的心情接触。不轻易打断他们的陈述,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他们交流,宁可我多跑腿,不能让他们多麻烦一次等等。

这也许就是不忘初心吧。

(篇二)

她,照亮了我的人生路

——记我的人生楷模**姑妈

多少回,她叮嘱我要好好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孝敬父母;
多少回,她教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我探讨人生的真谛!作为**出去的一名游子,我的姑妈**十分关心我的成长,也牵挂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但是,这辈子,她已经没有机会回到**了,5年前,她不幸突患急病遽然离去。斯人已去,音容犹在。她的奋斗经历,她的浓浓爱心,她的谆谆教诲,她的勤廉故事,依然长久地留在我心中,也给全家族的小辈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最强烈的愿望——外出求学

我的姑妈没有想到,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可以形容她当初师范毕业时的心情——“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作为解放初期江苏省**县平潮地区初中中考第一名成绩考上**女子师范的学生,她保持了一贯的勤奋刻苦的良好习惯,成绩始终领先。在女子师范毕业之际,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当时的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别人家里本该是欢天喜地举杯庆祝的事情,在当时的我爷爷奶奶那里却成为当时家中最大的难题。爷爷奶奶和七个子女住在四处漏风的三间茅草屋中艰难度日,姑妈排行老二,重男轻女的爷爷本不希望姑妈念书一直念下去,无奈姑妈成绩太优秀了,做过私塾先生的爷爷知道读书的重要意义,而且姑妈每天都是一放学回家就下地干活,十分乖巧顾家,作业是在全家晚饭后洗好碗才做,也就不忍让姑妈中断学业,只得让她一直念下去。平时,爷爷在家中给姑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必须每天第一个起来为全家烧火煮饭,现在姑妈师范终于毕业了,经济困窘的爷爷第一个想法是立即让她去当小学教师,补贴家用。这也是绝大多数师范毕业生的通常去向。但姑妈坚决不同意!从来不敢违背父母意愿的她只能用哭泣和哀求来打动父母。我的奶奶一生对爷爷言听计从、逆来顺受,从来没有说过二话,但此刻奶奶拿出了少见的决断:一定要让二丫头上学,这个大学来之不易,成绩如此优异,用姑妈班主任老师的话来说“属于五十年代**女子师范毕业生的佼佼者,应该去上大学!”姑妈再三向父母说明:师范大学上学不要钱,只要解决去山东济南的路费就行了。爷爷无奈地说:“家里真的没有钱”。奶奶说:“没有路费,可以想办法的,卖一点家中的皮棉,另外还可以帮人家拾棉花赚一点钱!”欣喜至极的姑妈立即表示:愿意天天起早带晚去帮人家拾棉花,自己赚钱挣路费。于是爷爷让步了,奶奶和姑妈在卖掉了家中的一点皮棉后,又给附近的邻居帮忙摘拾棉花。挣够了路费后,不到20岁的姑妈带着奶奶给她准备的一只小木箱子(也是后来成家时娘家给的唯一的嫁妆),只身一人离开了家乡,走向她从来没有去过的外面的世界。没有人知道她步行了多少路,坐了多长时间的汽车和火车,辗转了哪些地方。困顿中的亲人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山东济南在**的哪个方向也不知道。但奶奶知道二丫头肯定行,因为从平潮到**上女子师范期间,每个周末她都是步行四五个小时回家的,虽然坐快船只要两毛钱,但姑妈绝对不会花一分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次回到家,姑妈第一件事情不是休息或者做作业,而是到田头鞋子一脱,下地插秧,或者干其他农活,直到太阳下山,才和父母一起回家。周一大早,天还没亮,她又匆匆踏上回校的归途。从小自立自强,通晓天文地理,奶奶对姑妈孤身外出求学并不十分担心。

最顾家的节俭女生

五十年代的大学生,不仅不要学费,而且还发生活费。据我奶奶介绍,为了节省交通费用,姑妈大学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直到结婚生孩子以后,才回了一次老家。大学期间,每月学校发3.5元生活费,姑妈每月都把3元钱寄给爷爷,她只用一点零钱。“弟妹多,家中经济困难,社会上饿死人的传闻不少。能够接济一点父母和弟妹是应该的”,这是姑妈曾经告诉我的话,也是她上学时的真实做法。工作以后,她分在济南市第十五中学做语文老师,每月50多元工资其中40元雷打不动寄给家里,她知道这是家中唯一的外援。六十年代初期,很多地方因自然灾害饿死了人,如果没有姑妈的接济,家中弟妹们能不能活下去也难说了。

等到姑妈结婚成家,弟妹们也正好长大成人,纷纷开始工作了,接济活动才告一段落。大弟二弟,也就是我的父亲和大叔叔做了瓦工,经常外出给人干活,补贴家用;
三弟继承了她学业优异的传统以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航运学校,成了该校第一届学生和金家第二个状元;
小妹和四弟也能够下地干活了。爷爷奶奶最发愁的经济困难期终于走了出来。“子女一个个安然无恙的长大,是我的梦想,很多人家小孩都夭折了,有饿死的有病死的,长不大,我怕呀!幸好有二丫头的接济!”奶奶生前多次和我讲这句话。

金国庆的奶奶

最受欢迎的春节客人

印象中,小时候平时难得有好吃的,只有过年才有大鱼大肉,炖蛋是来了贵客才有的美味佳肴。而客人也是极少的,除了远方的亲人,平时大家也不常走动,大家都穷,不想让亲人们破费,因此年味也是极淡的。只有一个人来了例外,那就是姑妈回家探亲。

姑妈清楚家中的境况,虽然弟弟妹妹们后来纷纷成家立业了,但没有一个是大款和当官的,全部都是地里刨食的农民,只不过一家分成了好几个家,居住稍微分散了一些而已。不消说,每次回家对姑妈来说都是一次不轻松的旅程,因为她要给弟弟妹妹们的小孩们买大城市才有的文具、笔,买山东特产高粱饴,每一个小家庭,每一个小孩子,几十份礼物都精心准备好,另外还有给大人的礼物。千里之遥,多次转车,旅途劳顿,肯定是十分辛苦的。但在这位心中有大爱的姑妈眼里,这又是甜蜜之旅,是多少回魂牵梦绕的回乡之旅。

每次回来,她每一家都要去看看,每一家都要了解最新变化,每一个小孩她都要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详细学习情况,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由于我小学中学阶段成绩比较好,是她小辈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因此姑妈和我聊的最多,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也最多,在我小学和中学阶段,她是唯一和我通信的长辈,有一个当中学老师的姑妈,是我在同学中间颇为骄傲的资本。甚至当我高考后因成绩不理想而郁闷烦躁之际,姑妈主动来信邀我去济南散心,于是我也第一次一个人去济南,体会到了姑妈一个人旅途的辛苦,更享受了姑妈对我这个娘家侄子的特别关心,每天早晨给我打荷包蛋,每天安排表姐表妹陪我到景点游玩,接连10多天,神仙般的日子!这种礼遇是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体验。原来,外地有一个姑妈,人生可以如此美好!毫无疑问,姑妈是我亲人中间对我们家族所有小家庭分量最重的亲人,因为,她对亲人的关心帮助和赋予我们的爱也最多最多!不仅对我,对其他亲人也是如此!

最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导师

虽然是一个外地人,但姑妈是一个谦虚谨慎、善良贤惠的人,属于那种性格随和比较好处的老实人,因而在山东的单位里面人缘是极好的。由于家庭原因,她自然自幼就知道学习和工作机会的来之不易,因此她工作上从来都是认真的、卖力的,业务娴熟,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然而,在入党问题上,她却频频遭遇挫折。

当时很多亲朋好友不理解她当时的政治追求,成分不好在讲究成分论的文革前后时期入党可以说是绝无可能。但姑妈不这样想,她多次写信给我,表达对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崇拜和信仰,鼓励我向党组织靠拢,一定要做一个有信仰有理想的人,成为这个最光荣组织的一员,一定不要稀里糊涂、浑浑噩噩过一生。她的教诲对学生时代的我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我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都是当时同龄人中打报告最早最积极的一个。遗憾的是,我的命运和我姑妈一样,都不是同龄人中的幸运儿,虽然成绩属于第一方阵,但政治上的进步例如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都在一般同学之后,不知道是受成分论的影响还是其他原因。但我毫不气馁,因为,我的姑妈是打了10多次入党报告,工作三十多年,接近退休才入党的。我的姑妈多次来信鼓励我“我们来个比赛,好不好?看看谁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作为受成分论之害的快退休之人,我姑妈绝无入党为了升官发财之想,只是为了她的坚定的政治信仰,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孜孜以求。能够始终保持如此坚定的政治追求,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待人要诚,律己要严;
学习要勤奋刻苦,业务要精益求精;
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与人为善,吃亏是福……这些,都是我姑妈对我的教诲。在我学习遇到挫折的时候,她对我说的最多的话是:“如果你想成绩优异、出类拔萃,你没有其他本钱,只有一个本钱,就是你要比别人更刻苦更勤奋,付出更多的汗水!要相信,勤能补拙,还要相信,天道酬勤!”在我工作以后,她多次嘱咐我要珍惜岗位,勤奋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廉洁奉公,善待别人。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和同事感情融洽,如果有哪位老师有事需要调课,往往首先想到请她代班教课,因为她性格随和,乐于助人。她对学生关心体贴,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经常问寒问暖,甚至经常上门家访,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主动和家长沟通学习情况。她多次出资帮助困难学生,多次在节假日请不能回家的学生回家吃饭,她不仅是老师、班主任,常常不由自主地扮演着母亲的角色。退休以后,每年春节或教师节,总有一些学生给她寄来信件、贺卡,表达问候。她一生没有接受过一个家长的红包和馈赠,从来都是向学生单方面的爱心付出。难得有一次,一个家长硬是送给她一篮子鸡蛋,她没有办法推搡,便折算成钱给了学生带回去。她的政治信念,她的做人准则,不仅影响了我一辈子,也影响了她的一代代学生,要踏实工作,诚实做人。在她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功成名就、事业发达之余,还扶贫帮困,关爱邻里,热心慈善,奉献社会。

6年前,我父亲叫我打电话邀请姑妈回**老家看看,但姑父当时不幸中风住院,姑妈必须服侍病人,她答应我第二年回来。5年前的金秋十月,噩耗突然传来,姑妈竟然患病去世,从发现身体不适到去世不到一个月!**,她竟然再也回不来了!

也许,命中注定她要陪伴她的老伴,不忍前一年离去的山东大学陈桢教授天上太过孤单;
也许,母亲的天性让她对她在济南工作的三个儿女放心不下,她要一直陪伴他们;
也许,是她不想太辛苦医护人员和子女,从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她,重病之际也不想给别人带来救治和服侍方面的牵累;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让从小志存高远、展翅高飞、离开**的她,再也回不来**了!总之,我的姑妈永远无法回到故乡了!

**这块风水宝地培养过无数人才,走出去无数精英,我的姑妈是其中默默无闻的一个。请让我也介绍一下她的名字,一个学习上勤奋刻苦、为人上忠厚老实、业务上追求卓越、工作上清正廉洁、生活上关爱他人的**女儿的名字,她叫**,出生于1934年4月24日。未满八十周岁,就匆匆离开了这个她眷念的世界。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一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她的善良品格,她的人性光辉,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一生满满的正能量,永远激励我们金家后辈积极向上!

(篇三)

我的家风故事

老房子还在,现在应该是村子里为数不多土坯房了。回到老家,看着房子周围杂草丛生,在细雨中格外深远。

看惯了城市的高楼大厦,猛地,看到老房子,一种亲切感,一种归属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这就是我长大的地方,这就是我最思念的地方。

老房子虽老,但他承载着我们家的家风。在村子里,人们都喜欢称我们康氏家族为“书香门第,礼仪之族”,为什么这么称呼呢?随着我年龄的增大和社会阅历的丰富,慢慢理解了。记得,小时候在哪坐席吃饭,总听到他人说,康家人有礼貌,尊老爱幼,有文化,有知识,这是对家族家风的肯定和赞誉。记得小时候,每每家里来客人了,父亲招呼喝茶抽烟,母亲准备饭菜,不一会一桌可口美味的佳肴做好,父母让我和妹妹也坐到桌子上,但前提是客人或饭桌上年长的人先动筷子夹菜吃,我和妹妹方可动筷子。这一点,就是习惯,就是家风。时至现在,每每吃饭,桌子上有长着,我总是等他们先动筷子。在吃饭时不能发出声响,不能把一只腿腿架在另一只腿上;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嘱咐,一个小小要求,让我体会到好家风的力量是无穷的。记得有这样一件事,父亲那时还是村上的会计,家里放着村上的合中账目。一天,父亲回到家里,就在就在自己的房子找东西,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后来,父亲问我和妹妹看到没有,我们都说没有。于是他让我和妹妹把书包拿来,听妹妹说,我今天去了他房子。然后,父亲就断定是我动了他帐本,就开始揍我,么动,我自然不会承认。父亲把啤酒瓶子打碎让我跪在那,我么动怎么回承认呢?后来,父亲找到了他的账本,父亲没有直接告诉我他把我冤枉了,但从他的行动和语言中,我明白了,没有做的事,要坚持原则,做人要讲诚信,不能墙头草两边倒。

家风正则家业兴,家风坏则家业败。古今中外,有多少优秀的家风值得我们去推崇和学习,同时,要发扬和继承好我们自己的好家风。

我理解我的家风就是规则、原则、孝。规则是给不遵守规则的人制定的,小时候,父母的引导给我和妹妹营造了好氛围。父母要求我和妹妹必须等客人或长辈动筷子之后在动筷子,这就是规则,也体现了尊敬和孝文化,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你的呢?

(篇四)

温馨和睦的婆媳关系,在**和婆婆**身上得到了完美呈现。40多年朝夕相处,这对婆媳胜似母女。

**今年99岁,身体硬朗。记者见到她时,她穿着整洁,满头银发,头上梳着小辫子,右耳后别了两个小卡子。“每天她都把自己收拾得特别利落,尤其是头发。”**告诉记者,婆婆的头发都是她帮着剪,每次剪头发,都要花费一个小时时间,直到婆婆满意为止。

令记者惊叹的是,**虽年近百岁却头脑清晰。“婆婆身体很健康,就是耳朵有点听不清楚。”**说,“她有时候还故意避开我,偷偷洗衣服,其实我不是不让她洗,是怕她累着。”

谈起婆婆的长寿秘诀,**说她能做的就是让老人顺心顺气,比老人多想一层,多做一步。婆婆爱热闹,**就多制造机会让老人和孩子们在一起;
婆婆爱吃玉米面窝头,**就多做给她吃,同时保证每顿饭都有粥。

婆婆经历过旧社会,裹过脚。说话间,老人主动把鞋和袜子脱了,记者看到她的三个脚趾都贴在脚心。“年轻时干一天农活,婆婆就疼得抱住脚。每次我给她泡完脚,她才舒服点。”洗脚的举动,让婆婆心里暖暖的,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

今年年初,**给婆婆买了双黑底红花的运动鞋。为让老人穿着舒服,她还特意买大了一码。

“年纪大了,容不得半点闪失。”**说。10年前的一天晚上,婆婆突发高烧,体温将近40℃,浑身发抖。**急忙打电话叫救护车,并迅速把毛巾沾湿了敷在她头上,抱着她的头边揉边安慰:“妈,一会儿咱们就去医院,不是什么大病,很快就能好。”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她又害怕又心疼,忍不住掉下眼泪。

到了医院,婆婆进行了各种检查。两个小时后,婆婆的病情终于稳定了。医生说,老人由于年纪太大引起了心衰。**喂水喂药,端屎端尿,在病床边一刻也不敢离开。

**的孩子们争着照顾老人,可她不放心,坚持待在老人身边。到了第四天,老人慢慢睁开眼,看着**熬红的双眼说:“又让你受累了,我以为这次熬不过去了。你把我救活了,还得继续受累。”**流着泪说:“受累我也愿意。”

每年大年初二是**家的家庭聚会日。这一天,看着孙男娣女齐聚一堂,**总是笑得合不拢嘴。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要提前两天准备64口人的饭菜。孩子们来了就往老人屋里跑。

“我孝顺婆婆,孩子们孝顺我,这是我最大的幸福。”**说。

(篇五)

母亲用乡谚俚语传承的家风

母亲出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姊妹五人中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聪颖好学的母亲只念了五年书便辍学在家,用稚嫩的双肩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母亲持家有方勤劳能干,虽年近古稀依然如此,从母亲现在的忙碌中也能寻到老人家当年做事麻利、身手敏捷的身影。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识字不多,但由于自幼受爱好舞文弄墨的外祖父的熏陶,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不少乡谚俚语,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让人想象不出来她是一位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

母亲爱说爱笑,与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有奇妙的俗语相伴而出,尤其是母亲不经意说出的一句句乡谚俚语,在通俗易懂甚至土得掉渣的语言中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和做人的准则,犹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求知若渴的心田,使我明白了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如何做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人。时隔多年,这些有趣的乡谚俚语并没有随着年代的久远在记忆的心屏上模糊消失,反而越发清晰明亮起来,每每想起还让我受益无穷。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当教师的父亲每月几十元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尽管母亲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时候我一看见玉米面窝窝就闹饭,都十来岁了还总让母亲连哄带劝才肯吃,否则又哭又闹弄得一家人不得安生。时隔多年,我还清楚地记得母亲当时不厌其烦对我说的话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倘若吃饭饭碗中剩下了稀汤,母亲就会说“吃饭多喝汤,老了不受伤”“吃馍不喝汤,瘦成黄鼠狼”。偶尔家里改善一下生活,我和哥哥姐姐总是争先恐后抢着吃。这时,母亲总是先说一句“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并上前把哥哥姐姐拉到一边,对他们说“要想好,大让小”,末了不忘提醒我“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那时候虽然经济拮据,缺衣少穿,但吃苦耐劳的母亲却是“人穷志不短”,不仅对我们姊妹三个人品方面的要求极其严格,更是把全家人在街坊邻居中的好口碑看得比天都大。从小到大,母亲常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行情在路上哩”。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经不住诱惑,我和几个小伙伴偷了村东头四爷家的梨,这事不知怎么让母亲知道了,她除了狠狠地揍了我一顿外,还严厉批评了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水不防,大雨围房”“偷个鸡蛋吃不饱,赖名一直落到老。”

上初中后,母亲告诫我“靠亲戚,靠别人,不如个人立志气”“命是假,干是真,事成事败全在人”。当母亲得知我在学校一度和几个爱打架的淘气包关系很好,学习成绩陡然下降,母亲告诉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人怕瞎胡混,地怕不上粪”,让我明白交友不慎带来的不良后果。有一段时间因为晚上偷看小说很晚才睡,第二天早上赖在床上不想起,为此迟到了好几次。为了改掉我睡懒觉的坏习惯,母亲帮我分析了其中的危害,并对我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三日当一工,晚起三月当一冬”“一日无二晨,时光不等人”。再后来,在母亲的鼓励与教诲下,我考上了师范学校,临上学走时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出门三里地,便是外乡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听人劝,吃饱饭”“不说闲话少惹祸,不骑闲马少摔跤”。

“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身子正,不怕影子斜”“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后,母亲的这些乡谚俚语时常在我耳边响起,提醒着我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任何时候都要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不能心存侥幸,投机取巧。母亲经常教育我,人这一辈子,平安就是福,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图个心安,这是母亲恪守一生的为人之道,也是母亲传给我的家风。从小到大,受母亲的影响和熏陶,凡事图个心安的谆谆教导也潜移默化地植入了我的心田,成了我始终遵循的为人处事准则。

母亲一生勤俭节约,省吃俭用,常教育我们要艰苦朴素,绝不允许铺张浪费。她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告诫我们不管生活条件多好也不要忘了节俭这个传家宝。母亲是个热心肠,每逢遇到街坊邻居吵架,母亲总是劝他们“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夫妻没有隔夜仇”。要是谁家孩子不孝敬父母,母亲劝说他们“家中有个老,犹如一个宝”“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不知是邻里出于对母亲的尊敬,还是母亲的话确实起了作用,反正,母亲朴实的话语常常使那些夫妻不和、婆媳不睦的和好如初。母亲乐善好施,心底善良,尽管我家生活不富裕,但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她总是一分几份给左邻右舍送去,她常说“远亲不如近邻”。

母亲一辈子与世无争,淡泊名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说句心里话,没念过几年书的母亲对乡谚俚语的信手拈来真是让我钦佩不已,也受益匪浅。母亲那口头禅般的乡谚俚语,传承了清白做人勤勉做事的家风,成为滋养我成长的一种养料,成为她赐予儿女的一笔财富,成为我做人做事的一记警钟。有时仔细想想:母亲的这些乡谚俚语所折射的,不正是中国人民“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吗?

(篇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家庭是传承的载体,家风是传承的灵魂。在河南省扶沟县大李庄乡,有一座让人肃然起敬的烈士事迹陈列馆,述说着一个普通农家“两烈士一将军”的红色家风故事。

最后一次党费

在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上,他是一挺机枪打退敌人18次进攻的钢铁战士;
进军西藏的路上,他是响应毛主席号召,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筑路英雄。他将26岁的年轻生命献给了川藏公路,他用青春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准则,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伟大的乐章。他以身殉职后,中央军委追任他为“模范共产党员”,并给他记一等功;
中央交通部、西南军区授予他“筑路英雄”光荣称号。他就是**。

**1926年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大李庄乡林宋村。1948年8月,**光荣参军入伍,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太原战役等。

1951年,**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在海拔5000多米的雀儿山施工地段,他不顾高山严寒、缺氧和身体严重贫血,坚持带领全班学习爆破技术,连续作业,提高标准工效25倍,节约大量炸药,加快了工程进度。12月10日,**检查炮眼时,一块巨石滚下来,砸在了他的右腿和腰上。

在他负伤以后,连队指导员安排进行抢救,在给他打针的时候,他坚持不让,他说:“我已经不能为国家服务了,为国家节省一支针!”临死之前,又艰难地从衣服兜里掏出来旧币,再交最后一次党费。

一本日记和五包菜籽

**牺牲后,战友们在他的挎包里发现了他荣立五次战功的功劳证、一本日记和五包菜籽。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把幸福的种子撒在西藏高原,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高原林深叶茂、葳蕤延绵,**携带的种子早已在高原生根、发芽。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班”继续进行着**的事业,保持和发扬着模范班荣誉的精神。“**班”转战西藏各地,参加了平息叛乱、边境自卫反击战、西藏民主改革和各项建设,先后有36名同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全班曾29次荣立集体功。**的弟弟张福立、班长文绍华、李春义及全班同志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年4月,**同志被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60位感动西藏人物”。

红色家风代代传

**的伟大,得益于党的培养,也源于家庭的熏陶。他的母亲薛桂芳作为扶沟城关北街妇联主任,1947年3月16日,在执行地下党组织交办的一项秘密任务时,被国民党兵发现后杀害,献出了年仅35岁的生命。

从薛桂芳烈士到**烈士,他们的精神一直是子孙后代为革命而奋斗的动力。**牺牲后,弟弟张福立投笔从戎,毫不迟疑地接过了哥哥手中的镐头,参军入伍,战斗在**献身的地方。在西藏军区工作的36年中,张福立牢记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好家风,从一名普通的士兵、班长、排长,一步步成长为共和国的少将。

“我奶奶牺牲以后,我爷爷受我奶奶的影响,专门把我大伯送到部队参加革命。当时我爷爷就说,前仆后继,大儿子牺牲了,二儿子要继续参加革命。”**烈士的侄子、现在郑州市公安局工作的张铁岭介绍说:“平时工作生活父母都要求我们艰苦朴素,要为人忠厚老实。我姊妹四个都继承了我大伯的遗志,学校毕业以后,都光荣参军,分别在西藏、成都、重庆当过兵。只要有时间,每年我都会专门带领我的儿女到我大伯的雀儿山烈士墓前进行悼念,让我的儿女也继承我大伯的遗志,发扬这种优良传统。”

从薛桂芳烈士,到**烈士,再到张福立将军及其四个子女,70年时空流转,变幻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红色基因。理想信念的火种、优良的革命传统正在这个家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路”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正是这个家庭永远的家风传承。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蕴含着我们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永不过时。**生命的翅膀,折断在险峻的川藏路上,而那条梦想之路却在不断延伸。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只有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家风,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原动力,才能为我们的伟大事业积攒能量,才能使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