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8 06:24:36     阅读:

  摘要:本文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以促进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其青团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易于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和思想引领凝聚,发掘不少共青团员当中的精英分子,建设好共青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非常有益的举措。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德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新形势的出现,也对民办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青年学生群体,如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发展和完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号召力、组织力和影响力是摆在我们眼前的新课题。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校园环境中,以全体师生为主体,经过较长时期形成的,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师生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质形态、内在精神和活动形式等内容的总和,它是学校历史发展、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各个方面的综合反映。因此与其他文化相比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先进性。大学既是文化荟萃的重要场所,又是先进科学文化的摇篮,它既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现实社会、服务于社会,又高于现实社会,使其培养出的人才成为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理想、构建新的更好更完善的社会的动力。
  (2)多元性。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种文化传播在时空距离上日渐缩短,特别是近30年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使我国高校进行的国际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3)主体性。不管是传统高校学生课外活动还是现代高校课堂教学,它们所营造校园文化的主体都是学生,这是由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所决定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的,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院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三、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发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长期以来,尽管在学校“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结构中,德育一直居于首位,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往往就成了知识性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应付考试、争取考分而设置的一门课程;更何况,应试教育引出的种种流弊反过来又严重地冲击着德育。目前,开发全新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共青团需要全力探索的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充分利用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主要是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学生骨干是学生活动的领头羊,首先做好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青马工程的课程设置可考虑分为讲座、课堂讨论、读书报告、素质拓展、结业论文。各二級学院每年也可举办相应活动,结合各个专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目前我校“奋进”星期三文化教育工程主要我校团委将主要通过以“精彩十个一”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将工作重点下移,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团总支的管理、指导、创新能力,不断挖掘、激发基层团支部的活力。现决定在我校各团支部(毕业班除外)每学期至少开展十次主题团日活动,分别包括:①思想理论及时政学习;②考风考纪及诚信感恩教育;③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④班团干部培训及学习经验交流;⑤专业社团及技能培训;⑥“三走”体育文化活动;⑦才艺比拼;⑧心理健康辅导;⑨演讲辩论及经典诵读;⑩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可以包括:文化科技类,文艺活动类,审美教育类活动,体育运动类活动,通识教育类,宣传展示类。其中,通识教育类要特别提出:如我院在每年三月举行大学生“樱花读书月”,切实加强了对学生阅读素质的锻造,让学生在经典的阅读中学习文化、掌握知识,此外共青团可以开展相关读书沙龙活动和思源大讲堂活动,使得经典在自学交流与名家讲授中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再如我校团委联合图书馆推出“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成长”通识教育推活动,每半个月通过图书馆网络和户外展板向全院学生推荐一本通识教育的书籍,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推进通识教育在全院团员中良好的影响。这些活动坚持以育人为宗旨,具有安排的计划性,主题的鲜明性,选材的针对性,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参与的群众性、广泛性,使团员青年在组织开展高雅的活动中提高素养,增强才干。
  当前,我校作为陕西省首批应用型高校转型试点示范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较大的课题,本文的论述算是一次初探或尝试,未来的工作还可以在有很多新领域、新模式、新方法、新举措需要继续探索,合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践行理论,不断总结,不断进步,“追求卓越,止于至善”。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