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高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5 06:30:35     阅读: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慕课的“开放”“共享”理念正在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有助于推进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及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以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抓手,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定位和思路
  自2010年始,教育部就密切关注以视频公开课和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态势,组织考察团调研国外高校慕课及慕课平台建设情况,积极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讨论。在多年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广泛讨论和在高水平大学试点,我们逐步形成共识——我国的慕课建设,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具体来讲:一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发达国家的慕课应用对象主要定位于社会学习者以及扩大高校影响力,只有极个别学校用来激励校内
  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学改革。我国在线开放课程,一开始就定位于共享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和突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二要多模式建设与应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借鉴了发达国家慕课的“大规模”等优点,以弥补我们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宜采用统一模式。因此,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模式采用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大规模开放”和“小规模定制”并重的多种发展应用模式,我们更为注重的是适应互联网原住民学习习惯的课程体系塑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三要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发达国家的慕课主要采取线上“人机对话”教学方式,缺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育人功能。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采取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线上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讨论、线下翻转课堂引导讨论、线下辅导及线下考试等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在弥补传统教学短板的同时,尽可能弥补在线课程的特有缺陷,强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强化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要建设、管理两手抓。我们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管理和防范,明确责任主体,谁建课谁负责,谁发课谁负责,谁引进课谁负责,谁选用课谁负责。
  二、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成效与经验
  通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大步快进,在课程研发和制作、平台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制定了《意见》。在前期开展以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为主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支持“985工程”高校率先试点建设慕课基础上,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2015年4月印发了《意见》,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着力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意见》强调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三项原则,明确主体责任和七大任务,要求相关部门和高校建设好、应用好、管理好课程和平台。
  二是我国已经建成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北京大学“华文慕课”等课程平台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服务于高校本科、研究生、高职教育教学和社会学习者学习,已经赢得我国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是慕课上线数量持续上升。已经实现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慕课,几大平台陆续开设的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高校慕课课程超过700余门,择优引进或链接境外课程近600余门,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数超过1950万人次。
  四是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不断创新。与国外慕课主要在互联网上开放共享有所不同,“中国式慕课”重在“建以致用”,定位于高校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同时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现已涌现出“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校际协同创新联盟;近40万人次学生已获得线上线下结合学习的慕课学分;“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需求,提供了一批小规模定制的在线课程(SPOC)。
  五是研究工作与建设工作齐头并进。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设立“爱课程中心”,高教司委托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慕课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和信息化教育分会组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组。这些研究机构受高教司委托,分别开展了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重点难点问题调研、国内慕课平台运行状况调研、中国互联网学习者学习各类在线课程情况调研等。
  六是中国慕课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2015年举行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上,我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介绍了中国慕课的发展情况。在国际上,我国8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125门优质课程已陆续登陆国际知名慕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