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8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3-11-14 14:01:35     阅读:

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改善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教案的制定,以下是无忧文档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物理35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8篇

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篇1

高中物理辅导网 自由落体运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3、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简单物理研究习惯、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4、数学极限思想的进一步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及其遵从的条件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照相机曝光时间的估算 ★教学方法

1、以物理史实,导入目标――实践体验,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2、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学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分析并能解决问题。★教学用具:

多媒体,牛顿管,金属片,纸片,天平,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同),刻度尺

高中物理辅导网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讨论。金属片与纸片不同时落地,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使的物体下落的快慢不同。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实践自己的猜想

点评:掌握一定的历史史实,学会一些基本的推理方法,初步养成置疑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用牛顿管演示物体在空气中和真空的下落情况。引导学生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教师总结,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并给出一个定性的说法(学生的总结可能不够准确,注意引导)

点评: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2、自由落体加速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计算其加速度,换用不同质量的重物看纸带上点子间隔有什么不同,总结得出结论,教师点评:将两条纸带对比,只要两条纸带上的点子间隔相同就说明它们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学生活动: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计算重力加速度,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各个地方相同吗?

2、它的方向如何?

高中物理辅导网 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方向一致)

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g=/s,粗略计算中可以取g=10m/s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中列表,尝试从表中寻找规律,这一规律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猜想,但不宜过多解释

点评:通过算g值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定值(在同一地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规律。

教师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这些公式中的初速度v0?0,a取g就可以了。自由落体运动遵从的规律:

22vt?v0?at vt?gt

11s?v0t?at2 推出:s?gt2

223、自由落体规律的应用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练习p(47)“问题与练习”

高中物理辅导网 2m/s的初速度竖直下落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由于v0≠0,不符合定义,但此运动可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来处理。本节易忽略之处即在于做题时易忽略自由落体运动的

高中物理辅导网 m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 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下落l 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各自下落l m它们的速度相等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解: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因是自由下落,只受重力影响,加速度都为g,与质量无关,d选项错误。又由v=gt,知a选项错b选项正确。又由公式v=2gh可知c选项正确,故答案应选b、c。

点拨:本题中最易出现的错误是误认为质量大的物体加速度大,而质量小的物体加速度小,以致于错选为a、d两个答案。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楚“自由下落’即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规律的应用

[例2] 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

高中物理辅导网 s内的位移为

h10?h?h9?500?405?95m(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

h10?12gt??125m 2★课余作业

书面完成课本47页“问题与练习”中3、4题。★“问题与练习”(p47)参考答案

1、橡皮下落的快。纸团比纸片下落快许多。因为纸片的重力较小.而在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较大(相对纸片的重力),所以纸片下落慢,当把纸片捏成纸团时,空气阻力变小,所以下落就变得快一些。

2、解析:由h?121gt=45m,因为实际加速度a

3、解析:由h?应为 t

4、解析:分析可知有三种方法(1)根据h?122hgt,有g?2(t是从开始到落到每一点的时间),2t?h(t=)t2求出重力加速度,求平均值,算出发生的时间。

2(2)根据?h?gt,有g?利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来计算,进行平均(3)可以先算出某两点的瞬时速度,利用g? ★教学后记:

v?v0计算g t

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篇2

一、设计思想

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时对弹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因此将弹力这节课设计成了探究性学习课,采用了“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自评和互评来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本教学设计特别强调了对实验的挖掘。通过引入新课时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中的若干个演示实验的设计,特别是精心设计了研究桌面的微小形变实验,使学生感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强化创新的意识。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获得探究的成功体验,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二、教材分析

?弹力》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其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教材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探究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要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大小之间的关系”,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对“重力及相互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也对弹力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和一定的理念基础。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2.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3.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劲度系数的单位、符号及物理意义,并能运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4.知道胡克定律的图象的意义,掌握利用图象法计算劲度系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通过分组“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进行处理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3.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科学观。

五、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及实验操作。

(二)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演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1)本节课流程设计:实验引入(产生疑问)→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产生新疑问)。

(2)对探究实验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表格,便于学生的探究。

(3)教学中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的思考分析。

七、教学准备

细钢丝、钢锯条、弹簧、海绵、橡皮泥、白纸,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小车、橡皮筋、气球、、纤维板、演示胡克定律用的米尺、弹簧、钩码、力传感器等等。

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实验探究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提高实验技能和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提高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锻炼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和计算式。

(2)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展示几个情景:孩子玩滑梯、火车急刹车、冰壶运动等。

通过提问这些情景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导出新课。

环节二:科学探究

问题1:滑动摩擦力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结合前面学的静摩擦力条件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需要有压力、粗糙的接触面以及相对运动。

问题2:为什么冰壶、火车、孩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呢?

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猜想:与压力有关,与速度有关,与质量有关,与粗糙程度有关等等。

2、设计实验: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可通过加减砝码改变压力,改变拉动速度,更换接触面,例如玻璃、木板、石板、毛巾等。弹簧秤示数便是滑动摩擦力示数,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3、进行实验:6人一组进行实验,注意小组内部的分工问题,教师巡视。

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推力、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他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教学重难点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3、理解形变概念,了解放显示微小形变。

(一)观察实验

1、观察用弹簧拉静止的小车

小车:由静止→运动

弹簧:被拉长

2、水平支起竹片,竹片上放置砝码,观察砝码和竹片

竹片:发生弯曲

砝码:处于静止状态

3、观察用弹性钢片推放置在桌面上的物体

钢片:发生弯曲

物体:被推??

(二)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弹力的概念:

(三)弹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必要条件);

(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的作用(充分条件)

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作用在跟它接触的物体上。用手向右拉弹簧,弹簧因形变(伸长)而产生弹力f,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因此,弹力的施力者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者是使它发生形变的其他物体。

图1-11(a)中,小球放在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在重力作用下小球与斜面及挡板间都有挤压趋势,因此小球与斜面接触处,小球与挡板接触处都会产生弹力。而图1-11(b)中,小球放在水平面和竖直挡板间,虽然小球与竖直挡板相接触,但在接触处没有相互挤压趋势,因此小球与竖直挡板间不会产生弹力。

(四)显示微小形变的两个实验

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所以,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成。

(五)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1)弹力方向的判定步骤:

明确产生形变的物体--找出使该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确定该物体产生弹力的方向。

(2)常见支持物的弹力方向:

平板的弹力垂直于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曲面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支承点的弹力垂直于跟它接触的平面(或曲面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绳索的弹力沿着绳子指向收缩的方向。

(六)形变的种类

看形变的种类有哪些,举例说明。

总结: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七)例题分析

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

书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压迫桌面,使书和桌面同时发生微小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桌面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书产生垂直于书面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练习1

分析:静止地放在倾斜木板上的书,书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书的支持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例题2按下列要求画出弹力的方向

(1)搁在光滑竖直墙与粗糙水平地面间的棒在a,b两处受到的弹力(图1-13)

分析(1)棒在重力作用下对a,b两处都有挤压作用,因a,b两处的支持物都为平面,所以其弹力垂直平面分别向上和向右。

(2)搁在光滑半球形槽内的棒在c,d两处受到的弹力(图1-14);

分析:棒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为曲面,d处为支承点,所以c处弹力垂直其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沿球半径指向球心;d处弹力垂直跟它接触的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垂直棒斜向上。

(3)用细绳悬挂、靠在光滑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弹力(图1-15)

球在重力作用下挤压墙壁,拉引绳子,所以墙产生的弹力垂直墙面指向球;绳子产生的弹力沿着绳子向上。

(八)课内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书受的重力。能不能说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受的重力?为什么?

(2)停放在操场上的篮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各是什么?各个力的方向如何?

(3)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3n,分别画成图1-10中的四种样子,其中哪个图画得对?

(4)如图1-11所示,用两根绳子把一个物体挂在天花板上,这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指出施力物体,并把力的方向表示出来。

(5)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球,靠在一起但并不互相挤压,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

(九)课堂总结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训练与应用”第1、2、3、4题。→←

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3)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

(4)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和外力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5)能初步运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2、利用实验结论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合适的力的单位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从比例式变为等式。

3、进一步讨论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公式中的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力;公式中的和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矢量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教法建议

1、要确保做好演示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两件事:只有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题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证明);实验中使用了替代法,即通过比较小车的位移来反映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2、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重力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让学生重新认识出中所给公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示例:

一、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

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再研究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的保证: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介绍数据处理方法(替代法):根据公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产生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

以上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本节书涉及到的演示实验也可利用气垫导轨和计算机,变为定量实验。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小车质量相同时,小车产生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小车上的力成正比,即,且方向与方向相同。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在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小车产生的加速度与小车的质量成正比,即。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加速度定律)

1、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即,或。

2、力的单位的规定:若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则公式中的=1。(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3、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达式为:

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公式中的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举例: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合外力是物体

所受4个力的合力,即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在桌面上推粉笔盒)

(2)矢量性:公式中的和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由此在处理问题时,由合外力的方向可以确定加速度方向;反之,由加速度方向可以找到合外力的方向。

(3)瞬时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举例:静止物体启动时,速度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所以物体具有加速度。

汽车在平直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由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当刹车时,牵引力突然消失,则汽车此时的加速度仅由摩擦力提供。可以看出前后两种情况合外力方向相反,对应车的加速度方向也相反。

(4)力和运动关系小结: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决定物体产生的加速度: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以上小结教师要带着学生进行,同时可以让学生考虑是否还有其它情况,应满足什么条件。

探究活动

题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组织:2-3人小组

方式:开放实验室,学生实验。

评价: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篇6

整体设计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节课中,要求会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判断其方向,以及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相关概念与本节内容相结合,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逐步引导、循循善诱,对两种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有个清晰的认识。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初中二力平衡的知识,在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认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发生质的变化。对于动摩擦因数的教学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由于本节课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多用所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本质。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

教学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课时安排

3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能计算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静摩擦力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木块、弹簧秤、木板、毛巾、纸、钢板、砂纸、水等。

知识准备:搜集有关的摩擦力信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

准备两只碗,分别放入数量较多的玻璃小球,一只碗内是光滑干净的,另一只碗内是粘有灰尘的。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碗中用筷子夹出来,比赛看谁夹得快。然后让两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而引出摩擦力的问题。

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播放运动员滑雪的录像,如图3-3-1,让学生说出滑雪要求的环境条件,然后导

出摩擦力的概念。

图3-3-1

问题导入

粉笔在黑板上可以写出字来,在玻璃上写得出来吗?试试看。想想若在外面的柏油路面上用粉笔写字又会有何不同?为什么?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推进新课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摩擦力,通过直接提问使学生回忆并叙述摩擦力的概念。

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本节课就来深入研究摩擦力。

请学生做个小实验:要求学生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动在教室中放置的桌子,直到推动一段距离。(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并分析出桌子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感性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按老师要求推桌子,并感受推力大小变化。

问题:为什么用力推桌子而桌子不一定运动?为什么想让桌子继续运动还要继续推?

初步引出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感性认识。

一、静摩擦力

由用力推桌子而不动,师生讨论引导出静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问题:静摩擦力是一恒定的力吗?怎样求静摩擦力的大小?怎样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实验探究】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用较小的力拉木块但保持木块不动,并不断缓慢地增大拉力。注意提示学生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变化。

实验如图3-3-2:

图3-3-2

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拉力的增大,弹簧秤的示数不断增大。

结论: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知道,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秤的拉力,方向和拉力的方向相反。所以静摩擦力不是一固定值,它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总是和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继续试验:在弹簧测力计指针下轻塞一个小纸团,它可以随指针移动,并作为指针到达最大位置的标志。在刚才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用力,当拉力达到一定的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要求学生记下刚才的最大值。

结论: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最大静摩擦力fmax,其值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

问题: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学生活动:学生设计实验并探究,整理分析实验数据。

参考设计:

1、装置如上面的实验,在木块上面增加砝码,验证在不同的压力作用下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保持压力不变,分别在桌面上、棉布面上、毛巾面上验证最大静摩擦力的值。

2、用手握一油瓶,手的握力恰好使得油瓶不下落,此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瓶的重力。不断增加瓶中的油,要想瓶恰不滑落,应该增加手的握力即压力,由此判断最大静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换用不同粗糙程度的瓶子做实验,验证最大静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

1、静摩擦力大小值并不唯一;

2、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有关系。

引导学生说一下生活中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

(课件展示)图片示例:

图3-3-3

课堂训练(课件展示)

1、有关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 b.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解析: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故a错。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无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所受其他力的情况有关,故b错。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故c正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无关,但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

答案:c

2、如图3-3-4所示,用外力f水平压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设受力f的面绝对光滑),恰好使物体静止,此时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如果f增大为3f,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

图3-3-4

解析:物体受向下的重力为mg,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静摩擦力大小也为mg,方向向上,当推力增为3f时,物体重力不变,则静摩擦力也不变。

答案:mg mg

二、滑动摩擦力

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通过复习回忆得出,或者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得出,也可以直接给出)

(提出要求)利用教材演示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定量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多变量的研究;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原理的探究。

(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利用二力平衡定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探究

(学生活动: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控制变量法)

3、组织学生利用已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4、要求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定量得出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对动摩擦因数有定性的认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小结: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

介绍动摩擦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常见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课件展示:

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材料 动摩擦因数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钢—钢 0.25 钢—冰 0.02

木—木 0.30 木头—冰 0.03

木—金属 0.20 橡胶轮胎—路面(干) 0.71

皮革—铸铁 0.28

例题。滑雪是北方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运动。有的地方人们用鹿拉滑雪板进行滑雪比赛。已知滑雪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滑雪板和人的总质量为180 kg.如果鹿拉着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鹿的拉力大小。

解析:由于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鹿的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即f=f.同时,滑雪板与冰面的压力n与滑雪板和人的重力相等,即n=g.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出鹿的拉力大小为

f=f=μn=μmg=0.02×180×9.8 n=35.3 n.

答案:35.3 n

课堂训练

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

(1)当拉力大小变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拉力大小变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此后若将拉力又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 n/kg)

解析:(1)当拉力f=5 n时,f<fmax,物体没有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f=f=5 n;

(2)当拉力f=12 n时,f>fmax,物体滑动起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滑=μn=μmg=0.5×2×10 n=10 n;

(3)当拉力又减小为5 n时,由于物体仍在地面上滑动,所以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所以仍是10 n;

(4)当拉力撤去后,由于物体继续在地面上滑动,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所以仍为10 n.

答案:(1)5 n (2)10 n (3)10 n (4)10 n

知识拓展

增大有益摩擦:

1、增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车轮胎、各种旋钮表面都有花纹。

2、增大压力。如:电动机的皮带拉得很紧,以便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

减小有害摩擦:

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用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承。

2、减小表面粗糙程度:加润滑油。

课堂小结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符号及单位

产生原因 表面粗糙有挤压作用的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表面粗糙有挤压作用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 摩擦力用f表示

单位:牛顿

简称:牛

符号:n

大小 始终与外力沿着接触面的分量相等 f=μn

方向 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跟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常用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更粗糙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使摩擦面光滑,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气垫)这三种方法。

布置作业

1、教材第62页,“问题与练习”2、3.

2、教材第60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3 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在接触面上有垂直作用的正压力

(3)有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

(1)变力:0<f静≤fmax

(2)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

(1)大小:f=μfn

(2)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活动与探究

1、设计实验测量纸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

自主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并设计、写出实验报告。

习题详解

1、解答: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时,手受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移动的方向相反,阻碍手指的运动。手对桌面的压力越大,手指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对手指相对桌面运动的阻碍作用越明显。

2、解答:(1)不受。因为瓶子与桌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桌面斜向下。

(3)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瓶子处于竖直状态)。

(4)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沿纸条相对瓶子的运动方向。

3、答案:35 n 30 n 0.3 20 n

设计点评

本节重点是理解动摩擦因数的意义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定。难点是对静摩擦力的理解,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确定。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并借助受力分析等方法来突破。静摩擦力是由于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其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如何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通过假设物体间不存在摩擦力,那么在其他力的作用下物体将往什么方向运动去思考确定。教学时特别注意了对于静摩擦力大小与所受外力及所处运动状态的关系。设计中基本遵循问题—理论—问题的模式进行。

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2、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学习重点:

质点的概念。

主要内容: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物体和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问题:

1.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2.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3.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例一】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课堂训练:

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所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的时。

三、参考系

1.定义: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一个物体一旦被选做参考系就必须认为它是静止的。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得到的结果会有不同。

?例二】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的。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___的。

3.参考系的选择: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4.绝对参考系和相对参考系:

?例三】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课堂训练:

1.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是( )

a. 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有可能是静止的或运动的 d.无法判断。

2.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 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 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一、教材分析

?波长、频率和波速》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第12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课为一个课时,主要学习描述波的三个物理量------波长、频率和波速。本节内容是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各质点振动周期与波源振动周期的关系。

3).知道波速的物理意义,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周期(频率)、波速的决定因素,知道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谁变谁不变。

5).能从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正确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时刻的波的图象。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的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

2).通过画出下一时刻或前一时刻波形的训练,提高绘图技能,同时体会波动的时间和空间周期性。

3).通过对波动问题多解性的讨论,训练学生全面、周密思考问题的素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波动过程的重复之美,体验周密思考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

1.波速、周期(频率)的决定因素以及公式 的理解与应用。

2.画出某时刻波形的技能。

3.多解的成因与解的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多解的成因与解的确定方法。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有关波的知识和现象,在初中已经学过诸如声波之类的波的知识,但是那时候的知识过于感性和肤浅,通过高中的学习会把知识落实的更加科学和深刻。

五、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探究、交流、多媒体课件。

六、教具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把导学案的课前预习内容做完整并且核对答案。

2、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还有教具的准备。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 复习并引入新课

师: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的主要异同有什么?

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回答问题。

师:与振动过程相比,波动过程要多出一种运动形式,那就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因此描述波动就需要更多的概念,本节课我们就学习描述波动的概念,同时进一步研究波动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老师35教案篇8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

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具

写有课堂练习题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这个关系(抽中等学生或差等生不看书回答)。大家认为他说得对吗?(不足之处由学生订正)上节课我们曾经把这个关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回答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r一定时,i1/i2=u1/u2(1)

u一定时,i1/i2=r2/r1(2)

教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将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得出的一个电学的基本规律,即欧姆定律。

板书:欧姆定律

2。新课教学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呢?让大家阅读课本,请一位同学朗读欧姆定律的内容,教师板书。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中好像比上节实验得出的关系少设了一点什么,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说到“正比”或“反比”时,没有说“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否意味着“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需要保持电阻不变这个条件了呢?不是的。只有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同样,也只有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简明的叙述,但暗含了这两个条件。这是对定律应注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没有指明“正比”、“反比”所应满足的条件,还意味着它能适用于电压、电阻同时都变化时,电流应如何变的情形,这种情形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其次欧姆定律中说到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属于同一段导体的。在后面将欧姆定律用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很必要的。欧姆定律的内容可以用公式来表述,请大家看看课本上是怎样表述的。(学生看书,教师板书)

教师:欧姆定律的公式中,u、r、i各表示什么?各量各用什么单位?(学生答)。这个公式是怎样概括表述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呢?我们以导体电阻r一定的情况来说明,若导体两端的电压由u1变为u2时,流过导体电流由i1变为i2,则由(3)式可以写出下面两式,(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板书)将两式相除,即得到(1)式。

板书:r一定时,i1=u1/r

i2=u2/r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它的电阻由r1变为r2时,电流由i1变为i2。请同学们由(3)式导出(2)式。(学生推导,教师巡视后,请一个学生说出他的推导过程,教师板书)

板书:u一定时,i1=u/r1

i2=u/r2

教师:大家看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都简洁优美地概括了上节在一定条件下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且从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就可求出导体中的电流。所以欧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了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现在大家用了几十分钟就学习到的这个电学的基本规律,是德国物理学家花了10年的时间,自己制造了测电流的仪器和寻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经过长期细致研究才得到的。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电阻的单位和上述电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的阅读材料,学习欧姆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下面大家看看课本中是怎样运用欧姆定律去解答实际问题的。(为节约篇幅,这里没有抄录课文及其例题,请读者参看课本)阅读完后请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开始阅读时,教师板书。然后巡视指导约6—7分钟后,提醒学生结合板书的三方面思考)

板书:

(1)可以计算的问题:(u、r、i三个量中,知道两个可求其余一个)

(2)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格式:(画出电路图或写出已知条件、求解物理量→写出根据公式→代入数据→计算结果)

(3)物理量的单位的运用:(若已知量的单位不是伏、安、欧,要先化为伏、安、欧再代入式子计算)

以上问题圆括号中的内容先不板书。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回答前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由两个学生各回答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写出上面板书(1)、(2)中括号内的内容)在例2中(见课本),如果已知电流为450毫安时,应怎样用公式计算结果?(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写出(3)后括号内的内容)。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什么叫伏安法?(指示学生看课文最后一段)

现在请大家解答下面两个问题。(出示小黑板或幻灯片。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两个问题均有两种解法。例如①,可以先用欧姆定律解出电阻值,再用欧姆定律解电流值;也可以直接用前面比例式(1)求解。)

问题①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0.25伏时,流过它的电流是0.13安。如果流过它的电流变为0.91安,此时它两端的电压多大?

问题②一个电阻箱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把它的电阻调到350欧时,流过它的电流是21毫安。若再调节电阻箱,使流过它的电流变为126毫安,此时电阻箱的电阻应是多大?

教师:在解答问题①时,除了黑板上的解法外,有同学还用了另一种解法(教师板书出来)大家看都对吗?(学生答)欧姆定律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但在涉及只求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问题中,直接用比例式解通常要简捷些。

让大家阅读“想想议议”中提出的问题,议论一下。(学生阅读,分组议论)

教师: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去?(学生回答,教师订正)伏特表接到电源两极上为什么不会被烧毁?(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4。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在实验得出的规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刚才大家看到,应用欧姆定律,不仅可以定量计算各种电学问题,而且还能简单明了地解释像安培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这类物理问题。今后学习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这一电学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今天的复习任务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义真正理解清楚。在作业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书写格式,养成简明、正确表达的好习惯。

5。布置作业

(1)工厂中车床照明灯采用36伏的安全电压,某车床照明灯工作时灯丝电阻是32欧,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2)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伏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压增大到3伏,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3)电压保持不变,当接电阻为242欧的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91安,如改接电阻为165欧的电烙铁,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四)设想、体会

1。本课题教学设计的关键之一是处理好第一节的实验规律和欧姆定律的关系,使学生易于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欧姆定律的公式为什么那样表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采用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再令k=1的办法引出,超出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来,不说明它为什么综合概括了实验规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题的办法,给学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留下悬案,也是不妥当的。本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实验规律出发,引出定律内容,再把定律的结论与实验的结论对比理解,说明定律既概括了实验的结果,又比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在引出公式后,由公式导出两个实验的结论,说明公式也的确是实验结论的概括。这样,学生对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就有了切实的理解。对课文开头提出的欧姆定律是“实验结果综合起来”的才会有真切的体会。这样做的前提是在本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先通过实例运用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数学学习中已较熟悉的比例知识导出本教案中的(1)(2)两式,根据第一节的内容和课时实际,不

难做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数学表达物理规律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上述设计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都有利于这种能力的培养。

2。本课题的另一重点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题的能力。“掌握欧姆定律”的教学要求是本章以至电学学完后的最终要求。这节课只应是既简单又基础的应用。由于学生已经较长时间没有涉及到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在这一节课对解题加以强调是非常必要的。教案中采取学生先阅读课文例题,再一起概括小结解题思路方法;在本课小结中再次强调,对学生提出要求等措施来实现。

3。由于采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措施,这不仅有力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板书,节约了一些教学时间,有条件加两个课堂练习题。这两个练习题的目的不仅在于强调在涉及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时,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强化了欧姆定律与实验所得的规律的一致性的认识。但对u、i、r三个量同时变的问题,仅在教师阐明定律的意义时提及,在练习题中没有涉及,留待后续学习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学习的难度。

4。定律中的u、i、r是对同一导体而言,在本节课只需提醒学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讲不同导体的u、i、r要用下标区别的问题。待学习电阻的串联时,有了这种需要再提出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