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法律案例的应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0 06:16:30     阅读:

  摘 要: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还可以使学生在贴近教学内容且极具趣味性的案例中深刻地感知教学内容,在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本文对法律案例案例在道德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未来法律案例教学能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道德课堂;法律;案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097-01
  引言
  针对近年青少年因缺乏法律意识而频发悲剧的现象,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中明确把青少年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强调要有针对性地深人推进中学法制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对广大中学生来说,课堂是成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普通中学多数没有专门开设法制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相关的道法课堂上。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在道法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法律案例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法律案例在道德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运用法律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成员对各种法律现象的感知和情感的有机结合。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法律制度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对权利、义务和行为的理解,对法律现象的探索。它可以转化为对社会成员的理性理解和自发的(或约束的)行为。为了使学生养成守法的行为,他们需要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作为一种主观范畴概念,处于认识的深层或隐蔽的位置,具有抽象的特征。对于不受社会洗礼的学生来说,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我国中学非法教育教学普遍集中在对公共课程的部分解释上。在讲解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点制度,而忽视了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思维的培养。将法律案例应用到法律基础知识中,可以吸引学生整合案例场景,学习获取信息,分析已有数据。
  (二)运用法律案例有助于提升学生认知思维能力。
  从一般推理到个人推理,从个人归纳到一般归纳,人们理解事物的过程。演绎和归纳是人们理解事物的两种重要方式。中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传授学生法律体系的基本知识。然而,这种知识来源于机械定律,它被抽象了,但也被浓缩到了课堂中。需要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对概念、原则和规范进行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来增强感性认识。这种基于知识点解释的法律案件适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个人演绎的一般过程。
  (三)运用法律案例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当前中学阶段教学的基本目标。这不仅要求中学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求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法学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注重教材的具体知识。轻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能力的运用使学生从实践中分离出来。当遇到真正的问题时,法律常识的积累和法律路径的思考是无法结合在一起的,往往失去了妥善解决纠纷的质量和能力。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运用法律案例,学生可以与学生、学生、教师互动,将自我思考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加强法律实践,积累社会常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法律案例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一)精选法律教學案例。
  选题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法学案例教学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法律案件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收集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事件的集合。它可以是一个经典的法律案件或热点事件,目前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选择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不能脱离当前的教学实践。同时,我们要努力在典型的活动中找到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关心,激发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获得信息,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大脑。法律意识,启发法律思维。
  (二)讲解相关基础知识。
  高质量的案例教学应该给学生信心,知道从案例中获取信息的线索。这就要求教师首先熟悉案件,充分分析案件事实中隐藏的法律信息和教学内容,对问题进行预先设计,正确引导协调点。在课堂上,我们会有针对性的讲解理论知识的难点和难点,努力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应更加重视案件的相关内容,提醒学生掌握法律理论的基本原理、法律规范的适用方法等,并努力让学生以此为线索,找到法律知识与案件材料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信心倍增。这样,兴趣就会更加浓厚,讨论的气氛就会更加热烈,法学案例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加突出。
  (三)分析法律案件。
  课堂分析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法学案例教学应用的关键。在这节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案件事实中隐藏的法律信息,以及与教学内容的联系,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这项任务更加艰巨。在陈述完案例后,老师通常可以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回顾学生认知概况的前提下,学生将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充分展示案例分析过程。该方法常用于初中生认知水平低或初学法律知识较少的情况。
  (四)课堂总结。
  在对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审,这是法律案例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强调法律案例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推导过程,以及在问题或讨论中所表达的表达方式和实际内容的优缺点,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提出这个问题引导他们课后深入思考。
  结语
  任何方法的应用都应根据应用的时间、空间和主体进行调整,以达到实际效果。法律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也不例外。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灵活运用自己的技能,才能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当然,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这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其他学科和道德与法治课堂之间的合作,以及家庭和社会努力以取得重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新兰.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0):184.
  [2] 黄剑年.法律案例教学的实效性策略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03):105-107.
  [3] 孟丹.案例教学在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01):147-148+151.
  [4] 石磊.“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的有效应用[J].才智,2015(03):200.
  [5] 金莉.浅谈法律教育案例教学的应用[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03):96-1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