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9:00     阅读:

  编者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严峻挑战:其一,新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其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升和知识更新提出了刚性要求;其三,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代呼唤教师必须在自己的专业上获得发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有赖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是否完善和健全。本文作者对后一问题作了重点论述,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代表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诉求,希望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并付诸实施,最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并促进新课程改革。
  
  【摘 要】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国际潮流和必然趋势。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教育理念、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着眼于新课程的要求,树立“教师教育”理念,注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衔接,变革培训模式,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专业发展环境,最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并促进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专业化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要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教师是关键。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1]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时代的呼唤。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师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和发展趋势。时代呼唤教师必须在自己的专业上获得发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既是社会的期望,又是广大教师的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2.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质是将对教师的一劳永逸的师范教育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教师的职前培训不再是教育的全部,而只是新的培训的起点和基础,即要加强职后培训的力度,将“训练模式”改变为“发展模式”。终身发展的教育模式不但能让教师及时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还能提高其反思能力以及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高质量的升级运动。教师培养的升级运动除了学历要求的升级之外,还表现在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上,特别是学术性与师范性整合的趋势和师范教育课程的通识化趋势促使教师培养向着高质量、复合型、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二、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其发展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职业分化的自然结果和必然要求。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化包含两层含义: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以及教师成为专业人士的过程。[2]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教师素质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教师主体性的觉醒;[3]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创新教学技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形成正确的评价观,提高其对于新课程的适应性。此次课程改革涉及面广,改革力度大,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1.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陈旧的教育观念是知识取向,教育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识记所传授的知识。学生被当成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师只关注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仅把自己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这种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行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地尊重、关注学生,提倡“因材施教”。同时,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十分关注的,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致力于个性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4]在新课程中,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更科学、更和谐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2.拓宽知识背景,提升专业能力。新的课程结构改革增加了活动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同时设置了综合课和选修课。这些课程对中学教师的素质提升和知识更新提出了挑战。教师原有的知识体系亟待充实和提升,教师知识的内涵也亟待扩大和丰富[5]。首先,教师要有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不但要在学科专业领域通达,而且还要在诸如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等领域都要有所涉及。其次,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有效组织课堂,积极开展活动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展现思维的过程,给学生以全方位的示范。再次,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探索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并用创新的方式和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3.转换教师角色,适应时代变换。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再仅仅是“匠人”,而应是与学生共同发展的社会人,是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欣赏者、忠实的听众,也是课程的实施者、建设者、第一评价人,还是教与学的研究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与互动。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但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另一方面有赖于我们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机制是否完善和健全。因此,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1.发展“教师教育”理念。传统的“师范教育”主要由师范高校按照教师需求计划培养师范人才,针对性较强,但缺乏开放与竞争,过分突出职前培养功能,忽视职后培训和终身教育。而且,师范教育中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与中学的教学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造成师范教育与中学教学之间的巨大矛盾。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的师范教育观念总体上已经落后于时代,教师培养必然由计划培养模式转变为市场竞争模式,由师范高校与综合高校共同承担教师培养任务,并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高度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终身教育模式。因此,必须实现由“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观念更新。
  当前,教育终身化、大众化、个性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我们在教师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把握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又要关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衔接。我国的师范教育往往与学校教育联系甚少,脱节严重,更谈不上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也未能很好衔接,缺乏针对性,重复培训与低效培训现象突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空白视而不见。
  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培养的新要求,教师职前教育机构与职后培训机构应建立广泛的沟通与合作,或者合而为一由具有一定资质的教育机构承担系列教育与培训。职前教育使未来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以适应专业生涯的需要。职后培训着重于提高教师学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增强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同时培养骨干教师及基础教育教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