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学论文范本6篇|国学论文范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5-23 00:06:18     阅读:

下面是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关于国学的论文六篇,请您参阅!

【篇一】

没有人号召,也没有人发动,“国学热”浪潮近年来持续升温,使得国学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尤其是媒体的推动,使得传统文化从研究室飞向了电视,飞进了课堂,飞遍了大街小巷。《百家讲坛》DD一档普及国学知识的电视节目悄然走红,各个地方台相继推出类似节目:《汉字英雄》、《我爱古诗词》等,民间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读经活动、成人礼仪式、各地办国学学院,“国学热”的浪潮风起云涌,但是在利益多元、观点多元的时代,我们如何采用恰当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国学教育,推动国学在更广范围的普及是一项重要议题,需要我们理性思考。

一、国学及其传播形式

时下,国学的热潮持续升温,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在讲国学,那到底什么是“国学”呢?

(一)什么是国学

在古代,国学指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在中国古代是指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府,其教育课程主要是《五经》、《四书》。中国近代国学不是古代国学的断裂,而是在学术意蕴上的承传和发扬。它是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鉴于中国严峻的内忧外患,为保国保种,救亡图存,而倡导国学,以与西学相颉颃,是中西方文明激烈冲突的产物。多数人认为,国学定义始见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章太炎认为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坚持“国粹主义”原则的“国学保存会”主要的发起者邓实,曾与1906年撰文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胡适下定义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
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我所理解的国学就是对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主要是以“儒学”为核心,以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进行研究的学问。

(二)国学传播形式

在大众传媒时代,呼唤国学,掀起国学热并非偶然,因为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的信息提供者,“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等,也是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的”。传媒环境下传播国学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形式:

1. 名家讲坛。以央视的《百家讲坛》为例,该节目的宣传口号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请来的都是名家大腕,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古典著作,运用现代流行语言思维重现历史,讲述的趣味饱满,吸引了大批观众。把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以及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通俗易懂的传达给平常百姓,由此国学常识得到大力普及。大众传媒作为桥梁,使得所谓的高雅文化与普通群众紧密联系,彼此了解。

2. 字词竞赛。去年开始,《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等文化教育类节目红遍大江南北,这类节目采取了竞赛制的形式,关关设卡,层层选拔。此档节目旨在传播汉字文化及诗词文化,在敲击键盘的时代,掀起了对手写汉字的重新审视,像当年《百家讲坛》掀起的国学热一样,就是用当时新鲜的形式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同时期的节目类型也一定会有创新,现在这几档节目都抓住了荧屏普及传统文化的新核心DD好玩、有趣、紧张。

3. 翻拍经典。近几年来,电视剧、电影行业对传统文化领域的选题也是呈上升趋势,迎合了读图时代人们的心理:人们不再愿意坐下来心平气和的仔细品味名著,而是通过电视、电影了解国学。四大名著被翻拍,在新时代的影视技术下再次演绎不同的视觉效果,电影方面,《花木兰》、《赤壁》、《墨攻》等传统国学中的经典题材也陆续被搬上荧屏。在这样的时代,人们仅靠一些外在形式慢慢品味着国学真谛。

4. 国学频道。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国学的传播也与时俱进。百度开设全球首个国学频道,免费为广大网友提供国学相关知识搜索,提高古典文化典籍的在线阅读及下载功能,使得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同时,博客界也推陈出新,建立了专门的国学博客,为大家交换国学学习心得提供了一个平台。微博、微信等媒介也为国学的传播贡献力量。

二、国学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这个新旧媒体交替的时代,各种媒介相互策动,国学普及呈现“大众化”、“通俗化”,虽然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群众的距离,但是国学教育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暴力化”、“快餐化”、“商业化”趋势。

(一)国学传播内容失真

在掀起的国学热潮中,大家对国学有着一种非常深厚的热情,以至于在传播的过程中盲目传播国学,将国学里面的部分进行全部传播。很多人已经不关注国学本身,而是以偏概全,更看重的是当代一些名家的调侃理解。在经济效益面前,一些媒体机构拿国学当幌子而大行一些欺骗之术,这就使得国学走向了一种庸俗化,这种心态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学传播中国学精神失真、变味。

在这个大众传媒时代,电视、网络等先进手段的加入,使传播速度更加广泛快捷,某些学者与媒体利用这种工具相互炒作,为了追名逐利,媒体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与神秘感追求,报道一些离奇的、牵强附会的情节,而学者们也乐此不疲。例如,纪连海在百家讲坛讲到大禹治水的情节时,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门是因为他在外边有情人,诸如此类的讲解岂不是对国学神圣性的挑战?

国学中既有好的部分,也有不好的部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一定要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切不可过度炒作、盲目传播。

(二)国学传播形式跟风

继央视推出的《百家讲坛》之后,全国各地电视台争先恐后的仿效此节目,文化与商品结合,传播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进行再生产、包装、销售,国学内容扭曲,国学传播形式雷同,相互模仿却缺乏创新。

这些节目传播形式皆坚守大众化取向,调动多种表现手法和文化元素加以包装,本是一种机智的文化引导,却因娱乐至上的心理使得价值舆论导向有失偏颇,“它们的灵魂是娱乐,只是采取了不同形式包装,面向不同娱乐需求的观众”。

如同物质产品有其生命周期一样,文化产品同样有它的生命周期。并且,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是通过一系列创新、创意支撑的,受众一旦“审美疲劳”,就会失去新鲜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国学传播时,其形式也要不断创新,但要秉承一个原则:面向大众、实事求是。切不可盲目跟风,相互攀比,向大众传播国学要揉进多种元素,注入新的智慧,如此才能更好的普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国学传播价值失衡

国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传播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传播价值:

1. 提升人文精神。目前,在我国的转型社会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如世界观、价值观等混乱的问题,而国学的传播价值中就具有提升人文精神的作用。在国学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让人们能够继续恪守传统的道德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树立文化自觉。国学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弘扬。一方面,对于国人来说,国学的传播能够让国人对国学更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更加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以提升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国学的传播通过国际渠道向外传播,从而让外国人能够了解中国文化,并且更深层次次的了解中国,这是国学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3. 传承文化观念。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而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的传播也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这种价值观念是体现在国学中的。国学传播就担负着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这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

然而,在当今“国学热”的背景下,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因为国学的传授人们的精神境界有多大提升,并没有感受到国学的核心精神与理念,并没有感受到因为国学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多大改进。绝大多数传播者与接受国学的人们都是从功利出发,舆论导向错误。在国学的传播价值的认知上,不注重自身应有的独立品格与追求,缺乏远见卓识,缺乏最宝贵的东西,偏离了体现文化传播先进性的正确方向。选取一些非规范、非道德、非健康的价值观错误的内容进行传播,亵渎了国学的真谛。

三、国学传播对策研究

在国学传播的热潮中,国学中那些积极的理念、精神与价值最应得到关注,并且大力传播。而我们目前在传媒环境的影响下,传播媒介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将国学内容扭曲化,传播形式单一,舆论价值导向失衡,使国学沦为一种“文化快餐”。国学的传播很多都停留在了表层的视听享受上,无法给观众提供更多的营养。因此,对目前国学的传播一定要做有深度的理性思考,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一)丰富国学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国学传播的普及性,要求其传播形式和内容必须充分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国学的传播应该根据受众所处地域环境的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状况、民风民俗以及受众个体的文化层次、从事职业、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生活经验等诸多因素,针对不同层次、类型撷取传播的内容,设计、创造多元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做到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

同时,在国学的传播过程中,要着力保持国学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无误,体现对国学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珍惜与应有的敬重,避免对国学文化的曲解和误读;
在传播形式上也要推陈出新,具有创意性。一方面要追求趣味性,即讲故事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有基于史料的深刻理解,只有两者结合,国学的传播才能健康持续。

进行国学传播不能只流于形式,重要的是内容的精华,在传播的过程中应该传播优秀的文化部分,而对一些落后的思想应该进行自觉的理智舍弃。在现代提倡国学教育很有必要,“国学热”的出现说明大众有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国学要积极地服务于大众就必须走进大众,走进大众就要健康的普及,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大众紧密相连,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舆论导向

国学是中华民族通过数千年的积淀、诠释、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想要真正汲取其精华,就必须真正潜下心来,仔细的揣摩研读,仅靠“商业化”的文化快餐不仅不能传承真正的国学知识,很有可能造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在国学传播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舆论导向很有必要。

1. 加强媒体自身素养。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坚守媒介应有的文化操守,真正的为大众提供一片解读文化的净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的传播必须承担起引领文化的社会责任,保持批判、继承、发展的主旨,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履行自觉传播、发展和提升先进文化的职能。

大众传媒要着力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弘扬国学中彰显的注重人格、伦理、利他、和谐以及自强、坚韧、奋斗的人文精神。激励广大受众追求安宁幸福,和谐社会,引导他们认识、憎恶并抵制当今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而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国学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最优秀的东西得以传播并充分发挥作用。

2. 提升受众者的分辨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开放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多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但是也造成了各种价值观交织、思潮激荡的情况,甚至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的现象。与此同时,在今天的读图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没有时间去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当传媒成了我们的耳朵和眼睛之后,我们的世界被传媒建构起来。在这样的世界,我们被舆论左右,自己缺乏分辨能力,因为有了无数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却不知道选哪一个,现在的人们迷失了。

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各种媒介交互作用,新旧媒体交换,使得国学的传播渠道多样,传播内容复杂,需要受众者增强有关国学的基本知识,提高辨识能力,学习正确的、有益于身心的国学精髓,摒弃错误的、有害于身心的国学糟粕,使得国学教育更好的普及到受众者中。

(三)区分传播的通俗化与庸俗化

国学传播需要通俗化,只有通俗化才能为大众接受、理解并吸收。这就要求国学经典的讲解要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正确的东西,讲出经典的精义所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

当前国学的通俗化传播效果很好,但是同时又出现了一些庸俗化的现象,例如把“学而优则仕”仅仅理解为做大官,当公务员;
网上呼吁在孔庙内树立高考状元碑;
通过《百家讲坛》走红的于丹,大家调侃的称其为“学术明星”,堪比“超级女声”……

我们要正确区分国学传播的通俗化与庸俗化,以正确的态度而非调侃对待国学,本着对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负责的纯净立场,辅之以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国学,才能让大众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进行国学教育,传承国学精髓,我们也需要借助传播媒介进行全民普及。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区分精华与糟粕,同时净化传播市场,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学习国学知识,弘扬中华文化,使我们优秀的文化脉搏永不停息,永不间断。

【篇二】

国学不单指儒家传统思想,而是包括“子学”,“经学”等诸多方面。“新国学”是相对于“国学”而言的,国学发展到现在,讲求的是“新”,这主要体现在它与现实相联系,能够经世致用。进一步来说,新国学应该是“国本学”而非“国故学”,即国学本质上是什么,而不是国学原来是什么。传统儒家思想发展到现在,如果我们没有扬弃地全盘接受,恐怕我们至今也读不懂其中的智慧。惟有与现在社会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有益于理论的发挥,又能服务于社会,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这就是新国学的精髓所在。

目前对“新国学”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新国学”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新国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精神,注重传承性和发展性。同时,新国强调对当下的实用作用,注重文化的实践性。另外,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与西方文化精华相结合,从而使中国走向国际化。

一、“新国学”注重发展性

事物是处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1](50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533)《易传》讲阴阳矛盾、运动变化的朴素辩证观念,并涉及到政治、伦理、道德等各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更是注重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发展又体现在运动与变化上,具体表现为创新、实用。新国学的精髓在于,它肯定了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注重了实用性、经世致用性。

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文化的社会政教作用,强调把艺术与政治教化联系起来。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183)汉代经学家郑玄对其做注曰:“观”是“观风俗之盛衰。”《汉书,艺文志》言:“古者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这也就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状况和政治风俗习惯等。同时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儒家思想的温柔敦厚的政教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不足,汉朝将儒家奉为经典,将其神学化,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强调文化的实用价值。中国传统国学的一个方面就是注重实用性的特点,国学发展到现在,更应该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新国学不是仅有文化这一因素,而是包括“新国学”、“新国艺”、“新国语”、“新国术”、“新国医”、“新国商”等多个方面。孔子当时的教学内容就是“礼、乐、射、御、数、术”。由此来说,新国学的发展也必定体现在多方面:比如,郑玄的经学,他强调古文经学,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古文经典作注,但是他并没有单纯地沿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而是以古文为主,兼及今文,由此形成“郑学”。如在《毛诗笺》中,郑玄趋向于对《诗经》的内容做政治性的见解。在那个时代,相对来说这应该算得上是一种创新。再如,新古典主义的服饰设计,其设计理念是将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服饰相结合,“中国红”已经成为巴黎时尚服饰设计元素之一。另外,中医理论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黄帝内经》系统的讲述了中医的理论,它注重阴阳、表里,讲究望、闻、问、切,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众所周知,中医的优点在于去除病根,缺点便是中医药材味苦,治疗持续时间长,因此很多人不选择中医疗法。目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药也采用西药的方式,以胶囊的形式,便于服用。这不得不说是对国医的发展与创新。

二、新国学强调实践

梁启超认为,国学应该包括社会实践和读书两个方面,而且社会实践要比读书更重。孔子曾说:“先行而后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常言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只会读书不会思考的是书呆子。“新国学”注重实践性。“新国学”是每个人身体力行的事情,是以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为目的,个人应该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读书。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在读书上可以说实践是目的,是检验读书效果的方法。朱熹曾说做学问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讲明义理、以修其身、推以及人,即“明义理,修其身,为世政。”明理是修身和为世政的前提,明理就要读书。新国学更是注重实践性。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就是明理的内容,明理的目的在于其社会实践性。比如,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义”。

“仁”并不是也不该是“君子”独有的概念,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仁义之道。尊重孝经父母是实行“仁义”,“事父母几谏”;
笃信慎言是实行“仁义”:“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么孔子的思想用在当下又体现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比如在公共场合能够关掉手机,不大声喧哗,尊老爱幼等一些小事上。每个人都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能够自主地提升自己的素质,言而有信,“慎独其身”。

三、新国学重视中西文化的结合

儒家思想强调“和而不同”,“和”是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可能最初“不同”表现为矛盾冲突,进而矛盾之间相互融合,达到“合”的状态,在再过仁、礼、乐等修饰之后,“合”最终达到“和”的状态。“和而不同”这个概念还蕴含了一个预设,即“合和”的过程。从儒家“和而不同”的角度来看,“新国学”应该注重中西结合,借鉴其精华以发展其自身。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西文化之间产生相互的影响。首先西学之风刮向中国,人们突破了封建正统的束缚。人们的社会观念、生活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逐步走向解放和自由。由于西方思想及文化的传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服饰上来说,“西服东渐”,国家政府颁布服饰条例,对服饰的发展作出了规定,使其趋向简易和实用。西方立体的服饰设计理念影响到中国服饰设计,由此独具代表性的“旗袍”应运而生。在饮食文化上,印度人的饮食文化以辣和甜为主,与中国川菜差不多。但是目前遍布在各大城市的印度餐馆中,所呈现给你的多是中国式的印度餐,你很难找到特别辣的印度菜,相反,在印度的中国餐馆中,不论是我们传统的水饺还是面条都与辣椒相搭配。在文学理论上,中国文学的发展深受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如俄国社会历史批评,英美新批评主义,第三社会殖民批评主义等,这些理论对我国小说、诗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国学”是一个新生的值得探讨的命题。总体来说,“新国学”要注重发展性、实践性,中西结合。

【篇三】

引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至今,积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彰显着它独有的魅力。作为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国学传播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幼儿教育机构纷纷开设国学课程,让儿童能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陶冶情操,扩大眼界,不仅有利于孩子从小培养爱国精神,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当前幼儿园国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学国学存在争议,阻碍课程实施

对于是否应该让幼儿较早的接触国学课程,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国学经典大多是古文言文性?|的语言,成人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让身心尚未发展成熟的幼儿学习国学,无异于拔苗助长;
而且国学经典晦涩难懂,枯燥无味,会严重打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支持者则认为幼儿期正是语言、记忆力等发展的最佳时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用经典的力量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幼儿,而且终会“厚积薄发”。

(二)内容选择不当,误导幼儿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今“国学”之意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虽然,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教给幼儿的。当前幼儿园国学课程体系还不健全,缺少成型的幼儿国学教材。很多幼儿园在实施国学课程时未能考虑时代所需,例如三纲五常所倡导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并不符合当前的社会价值观,不加以筛选的把各种内容教给幼儿,造成幼儿价值观的冲突。

(三)教师生搬硬套,幼儿死记硬背

幼儿园国学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当前,幼儿园教师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都缺乏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只是生硬的把《论语》等儒家经典以及《弟子规》等童蒙读物作为教材,逐字逐句的教给幼儿,不能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转化为幼儿理解的白话文,对于其背后的深层寓意也不做过多解释,这也就造成幼儿对国学内容无法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国学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二、有效开展幼儿园国学课程的策略

(一)利用国学故事引发孩子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大多数都喜欢故事,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来教授国学,既能使他们得到快乐,也能在故事中传递传统文化思想。在选择故事时,要排除幼儿难以理解、内在逻辑过于复杂的故事,如《草船借箭》、《围魏救赵》等,选择形象生动、情节简单的故事进行教学,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这些故事符合幼儿认识事物的规律,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注重国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国学,是一个巨大的范畴,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融合了文学、艺术、书法等方方面面。在国学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育中,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趣味性,还能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和浸染,感受国学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国学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取材于过去,却能指导现在和未来。幼儿的国学教育,就是要搭建生活和知?R之间的桥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扩充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发现知识之美。不仅有利于孩子们体会生活的乐趣,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国学、接受国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幼儿园国学课程应立足于幼儿

首先,幼儿园国学课程应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做好的老师。只有将国学课程设计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的热情。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将幼儿的兴趣点与国学课程相联系,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三字经》中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教师可以将其深入到有关四季的主题活动中。其次,幼儿园国学课程应立足于幼儿的生活。课程要体现生活化的特点,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联系国学课程,从幼儿洗漱用餐、幼儿间的交往到尊敬师长等,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例如《弟子规》中“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让幼儿明白不要挑食,吃饭要专心,养成文明的进餐习惯。再次,幼儿园国学课程应立足幼儿发展特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知,学前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因此应选择文字简单、表达形象的内容以便于幼儿理解。

(五)提高幼儿教师的国学素养

只有教师全面深入的理解了国学经典的内涵,才能进一步将其精髓传授给幼儿。正如孔子所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掌握广博的国学知识,这是开展好幼儿园国学课程的前提条件。教师们可以通过阅读国学读本、开展国学论坛、说国学、讲国学等多种途径充实自己,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幼儿的国学课程及其教学方法。

(六)多途径多样化开展幼儿园国学课程

国学课程的开展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小班阶段的幼儿可以将国学融入到五大领域的教学中进行。如弟子规中讲到:“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正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可以和健康领域的有关内容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故事激趣、编排歌舞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国学经典以幼儿理解的方式教给幼儿。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国学、体会国学。

结论

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潮的不断碰撞,需要国学帮助我们,尤其是幼儿正本清源。只有让他们从小接触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才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篇四】

钱穆先生称国学“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并且“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前既无承”大概是说时之国学概念古所未有不可追;
“将来不立”则体现了对国学生命力信心不足。无论“国学”一词是否是时代名词,但是至少在当今,国学薪火正旺。国学一词古已有之,由周代礼乐教育逐步演化成古代高级官学。近现代国学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历代学者对国学进行了诸多阐释,体现了近代国学含义的未定性和可辩性。

国学在早期还蕴含有“中学”的影子。国学产生于清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面临着来自西方世界的冲击,中华民族也在大势所变中逐渐认识到己之落后与不足,传统文化在接触西学的过程进行自我审视和汲取借鉴,进而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形成,“中学”概念普及开来。梁启超在成书于1904年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较早提及了国学的近代意涵,梁氏在此书中并非是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上,而是主张在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背景下,主张了解中国文化,才能更好的学习西方为己所用。他言及“今日欲使外学之真精神,普及于祖国,则当转输之任者,必邃于国学,然后能收其效”,这里国学所指即为本国文化或者本国学术思想。在东西学相较的背景之下,这里的国学更多倾向“中学”概念。以“国”为概念去理解,仍然受近代中外较量的背景下,特别是国家概念明确以后,以“中”为“国”,故而国学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学的代表。不仅如此,这种理解还建立在近代世界各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基础上,中国显为落后,为昌明爱国,保存国学是为保存国魂,故有学者言“国魂果何所寄?曰:寄于国学。欲存国魂,必自存国学始。”

由中学象征意义扩展而来的国学,其意涵承中国古典学术发展脉络,逐渐成为一种统而广之的宏大概念,包罗万象。其中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中国古代固有的学术内容。以国学指代古代中国学术体系似乎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观点,早在20世纪初,国粹学说最早兴起,1903年其代表人物黄节倡议东京留学生建立国学图书馆,并且开列了馆藏书目种类,可以窥见近代之初的早期国学大致包含的范围。图书馆藏书共分为五部,一为道德哲理之部,包括《十三经》、周秦诸子、宋明理学之、佛典;
二为历史之部,不仅有正史,别史杂史普转一并包含;
三为地志之部,包括一统志、各省通志、各府州县志,乃至纪行等类;
四为丛书之部,百种始终大丛书宜尽购;
五为文学之部,诗古文辞、曲类,有文学趣味者。从中我们看出,包括文史哲、游记等多个方面,只要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对象的内容,均可纳入国学的范围之内,因而国学在大范围上仍然脱离不开中国大学术圈的内容。

持此观点的学者众多,成为一种代表性观点,时至今日也被广泛认可和接受。1906年,章太炎发起国学讲习会,9月《民报》上发表了署名为国学讲习会发起人的《国学讲习会序》,此文明确表达了所讲国学内容为“一中国语言、文字、制作之原。一典制度所以设施之旨趣。以古来人物迹之可谓法式者”。同年,为崛起国学、发扬国光,章氏又设国学振起社,主讲诸子学、文史学、制度学、内典学、宋明理学和中国历史,二者均体现出章氏所主张之国学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内容。30年代前后,钱穆在《国学概论》一书的体系分配中,亦是根据“每一时代叙述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通过历数中国古典学术脉络来表达国学,发映出其所阐释的国学仍离不开中国古典学术的内容。不仅如此,汪震、王正己在《国学大纲》中认为“国学为中国固有之学问,盖指我国欧学东来以前之学也”


蔡尚思在1931年出版的《中国学术大纲》中概括更为全面“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既然叫做中国的学术,那就无所不包了。既然无所不包,那就无所偏畸了”,“中国的固有文化,都不能出此国学二字范围。”

2.传统儒学。儒学是中国古代学术体系的核心和王者,因此也有观点将国学等同于儒学。近代倡国学先行者邓实在1905年到1907年集中撰写了多篇文章集中介绍了国学,其中详梳了儒学发展史,在他看来所谓国学即“汉以后神州之学术,在乎儒者之一家而已。儒者之学术,其大者在乎六经而已”,“大抵以儒家为质干,以六经为范围,舍儒以外无所谓学问,舍六经以外无所谓诗书”,可以看出邓实对儒学作为国学之本的认同。以儒学为国学的风气曾一度弥漫学界,民国初年,刊登于《甲寅》杂志的《国学》一文中痛斥此风,其言:“愚以为近日言国学专尚儒术,则名实不称,言民德专尚儒术,则奔走之风炽,二者皆洪水猛兽”,并认同章太炎、刘师培、黄节之《国粹学报》、朱孔彰之国学社“不专宗孔学,是为名实相称”,以此可以看出时之学术界有以儒学为国学的氛围,这既是中国传统所致,又可能受社会政治氛围影响。

3.国学即国故学。胡适先生以持此说而闻名,他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的发刊宣言中传播了这个有名的论点,他指出:“‘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
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并提出了扩充国学研究领域的治学方法,“包括上下四千年的过去文化,打破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认清‘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国故运动渐成学术界大势之时,刘师培、黄侃等人成立“国故社”,其社刊《国故》也明确提出“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实际上与胡氏所持观点大抵相同,即以“国故”代为国学。

但是以国故为国学也引起不少人的反对,曹聚仁对胡适以“国学”为“国故学”的简称就表示反对,认为“胡氏之说,殆迁就俗称而为之曲解耳,疑知‘国故’二字之重心在‘故’,与‘故’乃知所研究值对象为过去文化思想之疆石”,“愚以为国故学,必当成为‘国故学’,绝无可省之理”。吴文琪指出“近人往往把国故学声省称为国学,于是便引起了许多可笑的误会……所以我们证明定义,应当称为‘国故学’,不应当称为‘国学’”,国故的学问只包括考订学、文字学、校勘学、训诂学,“严格来讲,只有以上这几种学问,才是纯粹的国故学”。

4.以文学或文字学为重。中国古代留下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文学为国学也是近代以来部分学者所持的一种观点。南社是近代有名的以文学为核心和武器的学人团体,以“操南音不忘其旧”的南社自创立始就确立了文化救国的目标,其发起人高旭在创立时曾说:“中国国学之尤为可贵者,端推文学”。除此之外,邵祖平先生在1947年出版的《国学导读》中亦指出“国学者,国文学而已”。文字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表达的鲜明符号,闻一多先生在清华就读时亦在《论振兴国学》一文中倡导国粹之重在文字,他说:“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文字是也。文字这,文明之所寄,而国粹之所凭也。”

5.以史学研究为主。国学以史学体系为主,见于提倡整理国故的胡适先生,他认为理想中的国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即“中国文化史:1、民族史2、语言文字史3、经济史4、政治史5、国际交通史6、思想学术史7、宗教史8、文艺史9、风俗史10、制度史”。并且极其强调了研究历史的重要性,认为历史的观念是“研究国故方法的起点,是‘开宗明义’第一章”,是否有研究国故的兴趣在于是否对历史存在兴趣。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顾颉刚先生也曾提出“国学是什么?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

6.以六艺统摄诸学。新儒家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在《楷定国学名义》一文中认为以国学代替中国固有之学术名、用以区别外国学术并不适当,他提出“今先楷定国学名义,举此一名,改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在他看来,六艺之诗、书、礼、易、乐、春秋均是孔子之教,也是一切学术源泉,其余都是六艺的支流旁系,具体来说诸子、四部,甚至西来学术均统于六艺,六艺统摄于一心。此之区别于其他学者对国学的看法,是为独树一帜。

以上诸多观点,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上阐释国学,均是对国学近代概念探索的有益尝试,在诸位学者的努力下,在学术界长期的讨论辨别中,逐步使国学发展成为几乎对中国传统学术和思想文化无所不包的博大体系。从时代环境来说,国学自在近代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救国的政治色彩,因此在近代外患不断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国学概念的持续讨论,也使得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成为诸学人振兴中国文化、重塑国人民族自信的学术救国途径和爱国情感表达。

【篇五】

国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灿烂文明的传承。以前的读书人学的是四书五经,后来国学渐渐被我们淡忘。直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学小名士》等的热播,国学再一次被我们所认可。国学博大精深,但却老少皆宜。小孩子背诵《弟子规》朗朗上口;
青年人品味《论语》,学会为人处事;
老年人重拾《中庸》,心态平和。

这学期,我参与了学校唐老师有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从而对国学的兴趣更浓了,同时也在平常教学中渗透国学。实践出真知。在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我也将国学进行到底,感觉到孩子们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国学底蕴渐渐深厚了。

一、诵读经典,朗朗上口

本学期,我从三方面贯穿国学经典诵读。首先是阅读课,我教一年级两个班。由于孩子们刚开始学拼音,并且不识字,于是我打消了让孩子们去学校图书室的念头。学习什么呢?语文书上的儿歌在语文课上会学,我再教就有点重复教学的意思了,所以我决定从经典国学入手。首先是《三字经》,三个字,朗朗上口,讲述了尽孝、学习、知识各方面的事情。每节课学习两小节,我带读,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观看视频,跟着拍手读。我稍作解释,学生讲关于《三字经》的故事。放学回去后巩固背诵,每个同学都发到才艺秀上。第二节课请学生上来展示背诵内容。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都积极去背,争先展示,从而也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对于自己班中的孩子,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整好队,班长起头,孩子们边背《三字经》边走出校园,我看到在外面等待接孩子的家长脸上溢出了笑容。孩子们把每天所学的展示出来,像读儿歌,又像唱歌,多么欢乐和有趣啊!这不正是体现了“开开心心上学校,平平安安回到家”的理念吗!

在学完我选择的部分《三字经》后,我决定排一个演出DD集体诵读。我设计了队形,加上动作,让孩子们穿上古代学生的服装,一板一眼,这样就更加有趣了。孩子们仿佛穿越了年代,成了古代的小书童。在录像时,我没想到才学习半个学期的功夫,孩子们已经能背下《三字经》一大段了,从头至尾有20分钟。我为孩子们的进步而鼓掌!

一年级一班的孩子本来纪律有些涣散,但是《三字经》教会了他们要有纪律性,要懂礼貌。孩子们在课下见到老师总会深深鞠一躬,用稚嫩的声音喊:“老师好!”我也听他们的其他任课教师反映,孩子们上课坐得越来越端正,回答问题也越来越有秩序了。我感到很欣慰,同时深感国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二、排演喜剧感受文化

第二个方面是周四的社团活动DD喜剧班。在练习基本功后,学生进行展示自己课下排演的国学小剧本。这学期我还给他们排演了一??大剧DD《三字经传说剧本》。喜剧班共有44名学生,每个学生都参加,其中三、四个没有角色的学生也参与了课件制作组、服装组、配乐组和道具组。整个剧本有九幕,演出时长一个小时。孩子们在演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文化的洗礼,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剧从仓颉造字“人”讲起,一老者在“人”后面加上“人之初,性本善”,马上呈现的是人们摘果子互相给予的场景,故事从此拉开序幕。老者碰见田里的农夫后,来到镇上,又见到杂货店老板把拨浪鼓送给贫苦的孩子一幕,甚是欣慰。就在这时,胖二叔来追赶偷他烧饼的孩子们。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麟儿不小心撞倒了老者,站起来还不忘说声“对不起”。老者对胖二叔说:“人之初,性本善,都是孩子嘛!”一幕幕衔接有序,孩子们从熟悉剧本到进行生动表演,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国学的故事,从而更加体会到国学的魅力。有的孩子还说:“老师,我也想找找关于国学的剧本,寒假读点国学的书。”拓宽孩子的视野,将国学引申到课外,这不正是老师想要的吗!

三、红领巾广播,传承文明

第三方面是红领巾广播站。每周确定一个主题,进行播报。为了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我制订了不同的主题方案。针对三年级广播员,播报一周《弟子规》,告诉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广播时间是中午,有时候听到有的教室里传来了学生跟着齐背诵《弟子规》的声音。四年级的广播员,广播的主题是“国学经典诵读”,也正好迎合了我校一年一度的小星星艺术节DD“国学朗诵比赛”。由广播员来朗诵国学经典,每天一首诗,这对于全校师生来说无非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朗诵的兴趣。五年级的广播员,写一篇国学经典的读后感,或是谈谈对于《增广贤文》的感受。他们游刃有余,带领我们徜徉在国学的书海里。

广播是一种媒介,它将文化进行传播,将国学精神进行传递,将情感进行表达。国学文化在校园传播,营造一种浓浓的书香气息。正如上次在城南实验小学,我听到上、下课的铃声都是中国古诗词,这也是一种氛围的营造。

我们尽情在国学中汲取营养,在国学中成长和得到心灵的洗礼。经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创新,相信我们的学校会更加有文化底蕴,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生会更加知礼懂礼,做一名有素养、懂礼貌的当代小学生。

四、结语

这学期,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对国学进行渗透,学生感知到国学的魅力无穷。在下学期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实践,将中国的国学发扬光大。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更多地从兴趣方面引导。另外,将国学与社会接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等有益节目,大大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创造力,同时给学生一个舞台展示,在校园艺术节中也举行国学小课堂比赛。今日我以国学为荣,将来中国以我为荣!

【篇六】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塑造人格、丰厚底蕴、培养语感、丰富与提高生命内涵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深厚的生命力,受到小语界的广泛认可。《三字经》《增广贤文》《论语》等国学经典的典籍片段虽早已被吸纳入小学语文教材中,但遗憾的是,这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教材中只是吉光片羽,还常作为考试必考项目被教学简单化DD突出其应试价值,流程简单化DD读、译、背、默。那么,如何使国学经典进入课堂,激发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提升阅读品质呢?

一、追本溯源DD国学经典进入课堂的应然之义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历史悠久,从公元前6世纪春秋末期(孔孟时代)开始,直至19世纪末开办新学堂止,前后2500多年。所谓的“语文教学”,以启蒙读物、经学读本和读写训练为主。1949年,叶圣陶先生主持草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时,将“国语、国文”统一为“语文”作为学科名称。国学经典对中国人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2000多年来,从一个人的启蒙期就参与幼儿精神世界的建构,担任起教育重任,并不断传承、丰富、积淀,构成中华民族的“DNA”。反观现行语文教材,浅显易懂的时文占了“半壁江山”,文质兼得的美文“点缀其中”,而文言文只是“凤毛麟角”,加之社会上文字环境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加剧,儿童模仿性很强而辨析力较弱,在正值“童蒙养正,固本培元”的关键六年几乎脱离国学经典的滋养,必使学生的语感培养、审美情趣、人格塑造受到严重损伤。

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老师只是撷取教材截取的古文句段,让学生在这间房子里转来转去,这样,学生常会对古文产生厌烦。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拓宽语文视野,遴选便于学习又适合反复诵读的、具有“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原创性典籍,引入语文课堂之中,像重视教课文一样探索读古文、教古文的方法,担当文化育人之任。

二、动态调适DD国学经典进入课堂的必由之路

调适,是指学生在阅读国学经典过程中,教师进行长期、有目的、有计划地适应性指导的阅读。具体指适当、适量推荐国学经典,适合相应学段的学生的阅读水平,适切指导阅读国学的方法,营造适宜学习国学的环境,阅读所得适用于生活体验之中,适应学生的精神发育和成长需求。动态调适是指基于学情,不断地调整、修正调适策略,使之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乐趣,形成习惯,学会阅读。

学习国学,首先要熟悉文言文,如何使学生接受并逐渐学会借助注释阅读、积累文言文,这是调适的目的。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距离很大,必须在每一学段,每一个阅读过程中,动态调适阅读国学的方法。具体见下表:

调适原则:以诵读为核心,以多元理解为纽带

从下表可知,诵读与理解贯穿于小学生阅读过程的始终。著名作家朱自清曾说:(学习古诗文)可以看出吟诵的重要来……与其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读10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300首诗。这300首诗虽少,但是你自己的;
那10部诗集虽多,看过就还了别人。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说:国学诗歌经典因其语言精练,富有韵味,充满音律美的特点,教学时应以诵读、背诵为主,辅之以适当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必在理解上花太多功夫。从中可见,“不求甚解”“熟读成诵”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

文言文教学的核心是诵读。很多具有深厚国学功底的名人名家,无不是在童年时期就打下了诵读国学的“童子功”。因此,无论怎样有感情朗读、翻译理解,创作运用,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背”字上。

其次才是理解。在学生诵读过程中,对文意的理解形式要丰富,渠道要多元。形式上,讲故事、表演、朗读均可助力文意理解;
配套译文、课外阅读资源、影视剧、亲身实践,甚至社会新闻等均可纳入理解渠道,与文意勾连,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三、调适策略DD灵活相容,巧妙与语文课程相整合

将文言文引入语文教学,就必然面临着如何从语文课中挤出时间带领学生们阅读经典。语文教学任务既有进度的要求,也有课堂作业和考试任务,那么,如何协调“窗内”和“窗外”两者之间的关系呢?经过四年的研究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学习方法。

1.选好教材,制订计划

学生零起点接触国学,选用教材至关重要。我们选择的教材是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国学背诵一本通》,这套教材有如下好处:①内容涵盖低中高三个学段的教学内容:音律启蒙、经文、诗词、古代散文齐备。②分段注释,逐句翻译。分小节注释译文,每一句都能找到相应的翻译,字词的翻译较少,减少干扰,不琐碎,为教学提供便利。③低段版本标注拼音。有利于低年级儿童正音,独立朗读。④随文配故事,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每学期开学,教师根据学段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表格制订计划,按计划执行。

2.定好时间,灵活相容

我们将调适原则细化为“按照计划,日积月累;
化整为零,熟读成诵。”基于此,教师先通览全书,《论语》《道德经》《古文观止》这样长篇古文阅读须放在课内,进行系列阅读;
低年级的古诗学习也放在课内,教学时间控制在20分钟。中高年级,古诗可以放在“边角料”时间,如早读、午读,语文课开始的5~10分钟。积累一定学习经验后,中高年级的古诗的背诵和浅近的文言文学习背诵放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必须放在课内的,按照周次制定表格;
放在课外的,做好导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前预约展示时间,以背诵竞赛的形式反馈学情,并将相关的视频、图片上传到家长微信群、班级公共信箱,以取得家长配合。这样一学期什么时候上什么内容,积累哪些篇章,学生学习到何种地步,一目了然。按照计划执行,目的性就强了。

3.强化诵读,多元理解

三分文章,七分朗读。即便是一篇内容平淡的文章,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也能打动人心。何故?就是因为声音代替了听众的视觉感受,使听者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构建出一系列与朗读材料相适应的画面,这幅画面远远要比文本?热莞?清晰、更全面。所以说,诵读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学生想象,扩充想象空间,丰富想象画面非常有好处。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课堂上有声势浩大的齐读,突出气势;
有个性化的个人朗读,突出内涵;
有男女生对读,突出古诗意韵;
有不动声色的默读,突出思考内涵……总之,力图通过不同的渠道,打通学生想象的“任督二脉”,强化诵读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六年级《出师表》时,上课伊始,老师就声情并茂地将《出师表》读了一遍,学生凝神静听,老师读毕,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学生谈起“听后感”,讲述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六出祁山,对刘禅放心不下,苦心叮嘱,十分动情。整个学习过程,不需要老师讲,也不需要逐句翻译,学生就了解了文章大意和诸葛亮的思想情感,同时点燃了学生用朗读和背诵向这位千古贤相致敬的意愿。

借助故事,理解古文。《笠翁对韵》一直因引用典故多而饱受诟病,但这些典故也因为故事性强,为低年级儿童提供了理解内容、激发诵读欲望的路径。如“地下文章鹦鹉洲,空中事业麒麟阁”一句,学生不好理解,也不便于记忆。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许多喜欢写文章的人常在江心洲一起谈文学创作。一天,飞来一只鹦鹉,其中一个人就倡议,今天不写其他内容,就以鹦鹉为话题每人写一篇文章。后来人人都写了一篇佳作,这美好的故事就流传开来,江心洲就改为鹦鹉洲了。接着,老师又从苏武牧羊讲起,有11位像苏武这样建立了伟大功业的人都被供奉在麒麟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章、这些人物的丰功伟绩都消失在空中。随着老师的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不仅化解难以理解的典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背诵起来也更加入口入心。

尊重规律,有所取舍。小学生视幅还比较窄,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所得很有限,读起来也吃力。古诗词,注重韵律,篇幅短小,便于背诵记忆;
古文,语言独特,精辟凝练,与现代文有明显区别,难于理解。但作为小学生来说,是否需要像初高中生一样做到字字落实,直译诗意呢?从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看,只有与生活发生联系,学生才便于理解。如《论语》中有些语段与修身养性,阅读交友有关,这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和感受自己谈谈,深化理解。有的与当时的政治形式有关,老师就讲述当时的历史故事,帮助理解。但还有部分文言文,内容超出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比如《道德经》中意识形态领域的,讲了,小学生也不理解,就不如从古文特点入手,指导学生抓住对仗的结构、排比的短句、鲜明的节奏等构段特点背诵,或者干脆把时间留出来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并用比赛的方法唤起学生背诵热情。

4.摆正位置,相得益彰

从长远来看,古文对学生的影响是超越语文课本对学生的影响的,但是古文和语文的位置要摆正。怎么摆?以教材为主:因为语文教材肩负“听、说、读、写、做、说、习”等夯实学生基础的重任,不能“任性”;
以古文为辅:古文是为学生的阅读打底色的,只要求读背,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这大大减轻了老师教、学生学的负担。同时,古文和语文教材两者可以通过阅读理解、习作练习等方式互相渗透、深化理解。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教学即将结束时,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文的感受。有位同学就讲到“烟台之海,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观海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文也”。学生能化用《醉翁亭记》中的名句,诠释自己的学文心得,可谓点睛之笔。在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当读到谈迁破衣烂衫奔波于风沙之中时,很多同学都围绕他写《国榷》信心之坚来谈,有位同学就独辟蹊径“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或许正是谈迁感受到写作明史之乐,并乐在其中,才能够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学生的古文积累,为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提供了另一番解读,可谓相得益彰。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为主,古文为辅”并不是绝对的,到了高年级阶段,随着基础的夯实,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阅读视野的扩大,理解课文并非难事,这时就可以根据学情调适两者关系。如,“教材在前,古文在后”。学习《灰椋鸟》后,教授《醉翁亭记》,学生不仅对“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而且对《灰椋鸟》中林业工人的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成果经古今对比,有了直观体会。再如“古文在前,写作在后”。如教学《小石潭记》,按照“走近D进入D深入D离开”顺序写,四处地点的转换都具有鲜明特点,且语言凝练,比喻精妙。理解背诵后,再写五年级下册的参观记一文,就能有所启发和借鉴,语言也有明显变化。还可以“课内古文,课外阅读”。如课内教学《出师表》,课外阅读六年级上册的《赤壁之战》,并布置同学阅读《三国演义》,并从中找出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等语句相关的章节,深入细读。这样,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认知会更深刻持久,对课文和小说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总之,针对国学经典的动态调适特别强调:课内课外相结合,灵活相融,要打破壁垒,而不是泾渭分明;
要相互渗透,而不是相互对立;
要融会贯通,而不是各自为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课堂,为学生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