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关于双减政策的发言材料范文四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1-11-24 11:20:57     阅读:
“双减”政策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避免减少“放假补课,上课睡觉”的恶性循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今天无忧文档网小编和大家分享的领导关于双减政策的发言材料范文四篇,供您参考查阅,谢谢!
领导关于双减政策的发言材料

老师们好!!近日,中办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课余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为党为国育人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主义和短视的教育行为,确保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是我国教育模式的重大调整,也是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双减》的实施是为了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纠正教育观念的偏差,重新认识教育规律。

1.对公益属性的坚守

基础教育不是企业,而是国家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资本不能泛滥。学校教育和课外培训机构都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的事业变成“逐利的产业”,更不能成为一些人追求利润的工具。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不可能成为奢侈品,更不用说让高质量教育成为少数富人的“专利地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公益原则,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础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双减”政策,是党和政府坚持教育公益性,努力减少家庭教育支出,停止营利性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

2.对教育观念的纠偏

我国中小学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带来了一系列教育观念的扭曲。实施“双减”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对一系列教育观念的纠偏。

第一,纠正育人初心之偏。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是应试竞争的“跑马场”。要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尊重儿童的休息权、健康权,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走出“短视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从根本上守住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线,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纠正违规竞争之偏。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家庭,为了在升学竞争中抢得先机,坚信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违法违规教育行为大行其道。如果这种受极端功利的应试教育驱动的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整个教育就不可能走出内卷化的“剧场效应”和“囚徒困境”。实施“双减”政策,就是依法依规治教,恢复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态。

第三,纠正超前学习之偏。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国家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而校外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遗憾的是,当下的校外教育俨然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另外一个实施主体。各种培训机构实施“超前学习”“超标学习”,成为赢得客户的不二法门。有位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暑期放假前问四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的请举手,结果只有3个学生举起了手;问已学过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的请举手,结果有一半的学生举起了手。这种校外培训危害有三: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危害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种超前教育严重恶化了教育生态。实施“双减”政策从根本上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职能,构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互相补充、协调育人新格局。

第四,纠正负担过重之偏。由于短视化、功利化应试教育的驱动,中小学教育围绕升学考试科目,大量增加学生的上课、作业、考试和校外学科培训时间,导致学生单一的考试升学负担日益沉重,学生的学习生活日趋单调,既破坏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质量。

实施“双减”政策,要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

3.是对教育规律的再认识

功利化、短视化的中小学教育,相信“时间+汗水”,不尊重教育规律,不相信教育科学。实施“双减”政策,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

第一,坚持全面发展规律。“减负”从根本上说,是要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改变单一的应试教育局面,保障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本身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一项高中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喜欢体育艺术的学生比不喜欢体育艺术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均高40分。

第二,坚持身心和谐发展规律。现在,不少家长缘于对子女未来教育前景的不确定性,患上了严重的“教育焦虑症”,导致了中小学生的过度教育,其重要表现就是通过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以增加对未来所谓优质教育追求的安全感。这种过度教育不仅违背教育规律、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

第三,坚持知行合一规律。中小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其智慧的发展。实施“双减”政策,必须调整中小学的教育活动结构,在减少大量单调、重复、低效的知识学习负担的同时,着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教育。

第四,坚持因材施教规律。实施“双减”政策,必须优化课内外教育结构,在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侧上下功夫。中央要求“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里,必须科学定位和整体优化学校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和学校课后育人体系的关系。如果说,学校课程育人体系以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着力提高国家规定的必修基础课程实施质量的话,那么,学校课后育人体系则应立足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学习需求,满足学生“作业、实践、扶弱、特长”等多样化学习与发展需求。这两个体系,一个致力于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

同基础,一个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育。

谢谢大家!

领导关于双减政策的发言材料

大家好!

实施“双减”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对一系列教育观念的纠偏。

第一,纠正育人初心之偏。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要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尊重儿童的休息权、健康权,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

第二,纠正违规竞争之偏。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家庭,为了在升学竞争中抢得先机,坚信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违法违规教育行为大行其道。实施“双减”政策,就是依法依规治教,恢复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态。

第三,纠正超前学习之偏。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国家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而校外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遗憾的是,当下的校外教育俨然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另外一个实施主体。

实施“双减”政策,要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

谢谢大家!

领导关于双减政策的发言材料

大家好!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和对青少年成长的关心,这也让我看到了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作为xx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位工作3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一个利好的政策。同时,它对学校的教学服务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学校应该利用好“双减”政策,切忌“一刀切”,做到“一学一案”,发挥学校特色来提升课后服务的水平,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当然,“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实,必定会带来重大的社会改革。这也需要政府部门予以更大的关注。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要做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让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与此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来解决“课后延时服务”带来的舆论、交通、社会环境等压力。

教育改革,我们不但是旁观者,更是亲历者,我们要给予这些政策更大的耐心和充足的时间,让我们拭目以待。

谢谢大家!

领导关于双减政策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很开心我们又相聚一起探讨小孩的教育问题。这是我们第三次集体家长会,第一次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是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就是今天八年级第一学期。俗话说得好:酒过三杯,咱们就是老相识老朋友!看到今天大家参与家长会的热情,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对接下来八年级的管理更有信心。因为您们的到来就是对学校管理工作最大的支持和配合。您们的到来更是对小孩学习的最大支持和鼓励。掌声送给积极参加家长会的自己!!

大家可以把目光看上面的电子屏幕:家是撇,校是捺,家校齐心共育人。这就是我跟大家一起探讨的主题。开学至今,相信大家听得最多的一个词也许就是“双减”。何为“双减”,一是减轻学生的课外辅导负担;二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两减对我们潼湖的孩子可能影响不大。也有人这样理解“双减”:一是减去学习不自律的孩子;二是减去不会教育小孩的家长。近年惠州市中考录取率大概在55%(公办高中录取),有一半左右的孩子是与高中无缘。作为家长我们要先知知觉,我们永远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面对“双减”,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我主要从四大方面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双减”,不减家校沟通

师者,父母心。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成绩优秀,都考上理想的学校,将来为社会做贡献。每位教师都渴望成为名师,因为名师往往是靠学生的优秀成绩来成就。教师和家长,就好像两支船桨,只有双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发力,才能让孩子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才能取得更好的进步,拥有更好的人生。例如:小孩在校违纪需要家长到校配合教育、科任老师需要家长督促小孩完成相关的家庭作业等,希望我们家长配合班主任和支持老师。特别是当听到老师对小孩要求特别严格时,我们应该更加庆幸才对。毕竟,这社会敢管学生的老师不多,越是对小孩要求严格的老师,越能体现出老师对小孩的关爱,自古以来都是严师出高徒。当跟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出现沟通误会的时候,我们要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份计较和指责,大家相互信任和配合。从教15年,我经常遇到经常违纪屡教不改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非常难搞不配合学校教育的父母。

二、“双减”,不减用心陪伴

俗话说得好: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的人生健康、快乐、好学、能干、懂事、幸福,可是随着孩子一年年长大,养着养着就事与愿违,长着长着就迷失了方向。

特别是现在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八年级孩子,好像突然中了邪变了一个人似的。叫他学习他不理你,问他话他也不睬你,再问他几句他比我们父母还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对着干一样。初二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早恋、网瘾、不服管教、追求个性、抽烟、成绩波动等不良现象。特别是成绩波动这方面,我们家长务必要重视。这次我们的第一阶段练习,年级退步50名以上有27人,退步30名以上有64人,退步20名以上有85人。建议我们家长要通过“好分数”查看小孩每次练习的得分和答题卡作答情况,然后有针对性跟小孩沟通教育。

一位教育学家研究发现,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的,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说高级好听一点就是陪伴。陪,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伴,指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陪伴,指随同作伴。特别强调要改变几个误区:

1.陪伴不是控制。经常有家长对孩子说:“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你要听我们的。”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能变为对孩子的绝对控制。例如:要求孩子一定要怎样怎样,不这样做就不对,不对就要挨骂,甚至挨打。

2.陪伴不是说教。严格要求没有错,但不能简单化的批评教育,甚至严厉训斥。例如:你考试必须考550分以上,不然就给少零花钱;你必须一小时内写完作业,不然就罚;你吃饭必须15分钟吃完,不然就罚。说教式的教育,通常孩子都不愿意听,甚至会逆反。

3.陪伴不是跟踪。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开始有自我的打算,有时候家长觉得要把小孩看紧一点,生怕孩子受欺负了、吃亏了、做坏事了等等,于是孩子去哪里,家长都紧紧跟随,甚至偷看日记、偷看小孩的微信聊天记录、小孩房间装监控甚至出门跟踪。

4.陪伴不是应付。今天开家长会,年级长说我陪伴小孩觉得是有点道理,于是就抽时间陪在小孩身边。但是在小孩身边电话不断、信息不停,或者在翻看朋友圈、浏览直播或者短视频等。

三、“双减”,不减遵守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不仅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父母没有规则的给予,孩子只会我行我素,不守规矩,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教孩子遵守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作为父母的职责。这周五我们也已经下发了《八年级学生行为规范管理条例》,有具体的扣分项目和加分项目,希望家长跟小孩一起学习,达到一定的量化扣分就执行相应的管理条例,希我们的年级管理条例是面向全体同学,不是针对个人,没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根本不用谈学习,望我们家长理解和配合。就好像今天我们的会场纪律,我觉得非常满意,全体家长都保持安静认真听讲,达到我们家校共同探讨小孩教育的目的。

四、“双减”,不减自我提升

在七年级第一次家长会时,我就提到“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更好天天向上”。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对优秀的父母。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要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就需要父母在生活中起好带头作用,给孩子树立一个表率。父母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等,都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你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你指望孩子积极乐观发奋自强?你成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你指望孩子努力做事学有成就?你不爱学习瞧不起老师,你指望孩子渴望知识尊重老师?所以,我们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购买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家庭教育文章学习。

五、“双减”,不减家庭和睦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就好像我刚才说的最好的陪伴就是父母跟小孩一起吃晚饭。小孩周一到周五都在学生住宿生活,如果周五下午回家和周六、周日看到父母亲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小孩会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有时跟校园早恋的学生聊天,他们往往都会说父母不怎么理他们,既然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所以他们就向其他人寻找爱,就会跟稍微关心他的人要好,就会产生早恋现象。

时间也差不多,今天跟大家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双减”不减家校配合、不减用心陪伴、不减遵守规则、不减自我提升和不减家庭和睦五个方面跟大家沟通交流。希望我们家校携手,共筑小孩学习成功之路。希望我们家校同心,共绘小孩健康成长同心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