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与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下)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10:02     阅读:

  摘要: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张謇“教育救国”伟大实践的起点和在南通构建近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核心。通州师范为构建南通近代国民教育体系、引进西方教育文化理念、率先普及义务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创校初期,张謇联合一批士绅解决了通州师范的开办经费、校园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学校章程等难题,学校明显具有高等师范的某些特质和发展趋向。但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推行的行政区划改革、“壬成学制”和南京国民政府试行的“大学区制”阻扼了通州师范向高等师范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张謇 通州师范 国民教育
  三、通州师范的曲折发展
  通州师范初名通州民立师范学校,1912年改名“私立南通师范学校”及“江苏省代用师范学校”,1921年改名“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1927年改名“私立张謇中学”。
  通州师范开校时即设有师范四年制本科、两年制简易科和一年制讲习科,培养不同层次的师资人才,以适应地方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文化程度较高,均是“举贡生监”。迄至1927年,毕业生917人。初创时,本科共开设伦理、国文(实为国文典)、历史、地理、算术、日文、体操、教育、理化、博物、图画等十一门必修课程,另在第四年开设政治经济学、农学、英文等三门随意(即选修)课程,由学生任选一门学习。同一时期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设的课程有伦理、经学、教育学、习字、作文、算学、中外史学、中外舆地、博物、物理、化学、外国文、图画、体操等十四门,看似比通州师范多了两门课程,但如果仔细分析,通州师范本科的课程设置实际上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这样高等师范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原因一是通州师范“初呈请立寻常科取举贡生监为师范生”,二是“各处情形不同,原奏准试办后随时增改”所致。因此,虽然张謇规划中的“四年后增置高等科”的设想未能实现,但通州师范本科毕业生的质量却是不亚于高等师范毕业生的,不少师范生一毕业就当了一些师范学校的教师。同时,为造就各种地方建设人才,学校曾先后附设测绘科、农科、土木工科、蚕科,还建立了工科教室、农学教室、农场、博物苑、测候所等,为南通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夯实了基础。1914年,学校为筹备第五次校友会,对毕业校友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留本校和南通女师范校(包括附属小学)32作的32人,在其他各地师范工作的25人,在中学及其他专科学校工作的28人,在各地小学工作的143人,担任省、县视学的5人,升入高等院校深造的9人,约有60%的师范毕业生在教育岗位工作。附设测绘科、工科、农科、蚕科毕业生有41人在政府机关、铁路局、出版社、盐垦公司等从事专业工作。”再来看第一届本科12名毕业生的情况,除黄恺元情况不明外,其余11人在民国初年的情况大致如下:张汝霖留学日本,何镇寅曾任如皋师范学校校长,于忱留学日本并任南通师范斋务长,史维藩曾任江苏省立第七中学学监,顾怡生任南通师范教务长,汪尚荣任安徽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教员,凌国荣任南通县石港第二初等小学校长,沙元榘曾任如皋师范学校代理校长,邹辑曾任泰兴县教育局长、江苏省视学,尤金缄留学日本并任南通师范教员,李乃昌于两江师范学校理化分类科毕业后任南通师范教员。学校先后聘请了八名日籍教师和以王国维、江谦、陈师曾为代表的一流师资到校任教。这些专业课程设置、设施、师资等已经大大超过了一般中等师范(当时称为寻常师范)的规格,明显具有高等师范的某些特质和发展趋向。
  1912年11月,因学校开办以来“实树各省先声,规模闳远,成绩昭著”,江苏省都督程德全训令,学校改名为“江苏省立代用师范学校”,即代用为省立师范。1921年7月,改称“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期间,由于办学经费由江苏省补贴,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校学生由几十人发展到四五百人。
  但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推行的行政区划改革、“壬戌学制”和南京国民政府试行的“大学区制”阻扼了通州师范向高等师范发展的步伐。1912年5月,北洋政府改通州为南通县,“畴昔是州今是县”,虽然是享誉全国的“模范县”,但已不再具有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行政管辖范围也较清朝时期大大缩小。而1914年12月颁布的《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中规定:“高等师范学校采取集中主义”,“所谓集中者,国立是也”,地处南通县的私立通州师范就无法升格为高等师范了。1922年11月1日,黎元洪以中华民国大总统令的形式向全国发布了经过全国教育会第八届年会修改通过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壬戌学制”改革了师范教育,与中学校并行。1923年8月,通州师范只能遵循“壬戌学制”,改前期为初中,后期为师范,学制各三年,明确为中等师范学校性质。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在江浙地区试行“大学区制”,第一代师范归“第四中山大学区”管辖,同时规定师范不得专设,取消“代用”,停止省费补助。受此政策影响和南京国民政府对张謇、张詧家族及所创事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打压(如以“土豪劣绅”罪名通缉张詧),通州师范被迫恢复私立,并改称“私立张謇中学”,招收初中及高中师范科学生。
  四、通州师范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
  张謇曾经自豪地说:“夫中国之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始。”通州师范因其在初创时期创造的多项“全国第一”,被公认为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中国近代教育系自西方输入,早期洋务学堂重在西言、西艺、西政之实施,学堂教习也多聘西人,自身并不注意培养。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梁启超撰《变法评议》,其中有《师范论》一篇,开中国讨论师范教育之先河。盛宣怀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上海奏办的南洋公学附设师范院,虽然开近代中国培训师资之先河,但师范院既非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也和近代培养师资的师范专业相差甚远。开学初期的师范院无确定的课程表,教员何时到校即于何时授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开始按学科分班授课。除了中学之外,还设西文、西学。中学的教授方法,是用指定书籍令学生自修,按時呈送教师批阅和劄记。当时入学的学生中文程度都比较高,“经史子集”能任选自行研究,基本上是沿用旧式书院的学习方法。西文部分有英文、日文,后来还有法文,由学生挑选一门,边学边做翻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不兼职的师范院学生重新编班,因人数少改称师范班。师范班学生又陆续就业、升学、出国,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只剩下几人,师范班(院)随即停办。光绪二十四年,京师大学堂创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京师大学堂附设师范馆正式开学,虽然在近代中国最早实施高等师范教育,但也不是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光绪二十八年四月,张謇拟就《通海请立师范学校公呈》,由沙元炳寄送两江总督刘坤一。五月,奉“两江总督部堂刘批”,正式批准成立“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张謇等人拟定《通州师范学校开办章程》;通州师范千佛寺校址建筑工程开始。因此,通州民立师范学校的创办,乃无可置疑的“是实中国师范学校有独立机构之嚆矢”,引领风气:“后年许,而张公之洞设于武昌;又后半年许,而刘公坤一设于江宁。”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才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将师范教育从初拟附设于大、中学堂内,改为独立系统。由此可知,通州师范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