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支部的党课讲稿范文多篇最新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1-10-19 13:26:26     阅读:
       携手并进,开创未来,心系中华,为万世开太平。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50人以下的基层单位,都应当设立党支部。以下是无忧文档网小编和大家分享关于党支部的党课讲稿范文多篇最新相关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党支部的党课讲稿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再次提到“人才强国”“人才强军”理念,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国崛起,归根结底需要人才打底,强国育才,必须趁“热”打铁。

  强化政策引才,厚植人才落地的热土。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要在“抢回失去的时间”上下足功夫,关键在以求贤若渴的态度,把招才纳士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级政府要抢抓自贸区、高新区等政策先机,持续“放大招”,以更多元的引才项目、更丰富的岗位需求、更优渥的薪资待遇、更舒适的工作环境、更重才的社会氛围,吸引人才“落地生根”。同时要敢于打破年龄、资历、地域壁垒,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品德好、能力强就都可以“纳入麾下”。

  落实奖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要想“引进来”的人才不仅心甘情愿“留下来”,还能紧锣密鼓“干出来”,就需要完善人才引进的后续工作。要用实用活奖励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不断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打破平均主义,拒绝“一碗水端平”,对“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敢于放手,对“干成事、干大事”的人才不吝表彰,真正做到“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得实惠”。

  坚持党管人才,培育服务社会的热忱。“惟贤惟德,能服于人”,选才用才首先要选用讲政治、讲道德的人才。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管人才的原则,这是政治方向和原则要求。因此对人才,既要“厚爱”,做到“应奖必奖”,也要“严管”,坚守“标准底线”,牢牢把好政治关、道德关和素质关。要鼓励优秀人才把个人价值提升到社会价值层面,培育其自觉回馈社会、服务群众的意识,为时代的稳步发展、社会的整体进步贡献赤诚之心。
 

关于党支部的党课讲稿2

 

  同志们:

  今天,根据市委部署,我在这里讲一次专题党课。我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企业家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联系基层干部队伍实际以及自己的经验体会,谈谈对“企业家精神”“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的认识和体会,跟大家交流、共勉。

  一、深刻认识“企业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7月21日,习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言简意赅,却内涵丰富、精辟深刻,是我们做人做事、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

  企业家精神就是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造力和竞争力指明了方向,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升华学习就是要我们明白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摆在第一位。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作为基础领导干部,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修养、忠诚履职、廉洁实干上当好模范。

  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家弘扬工匠精神,支持企业家追求卓越。而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精神,引导企业家主动履行责任,鼓励干事担当。我们领导干部从中学习就是要明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马上就办。这都需要我们拿出“为官避事平生耻”的骨气,舍得付出,舍得吃苦,舍得自我牺牲,主动扛起推动一个地方科学发展的责任担当,敢做敢为、善作善成,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抢抓机遇,在实干中增进群众福祉。

  总的看,“企业家精神”是内在要求,讲的是主观世界的改造,“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是行为取向,讲的是客观世界的改造,“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知”和“行”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深入查摆

  我梳理了一下,我们领导干部在工作、学习突出表现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不重学习、眼高手低。有的不学理论、不读经典,却热衷研究风水学、厚黑学、“关系学”;有的热衷于迎来送往,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学习;有的以干代学,凭经验办事,需要用的时候临阵擦枪;还有一些人不学无术,办公室书柜里的书倒是不少,也只是装点门面,附庸风雅。

  (二)为官不为,不敢担当。有的有私利可图就乱干事,无私利可图就不干事,过去起码还能吃点喝点,现在受到遏制,来事就推。有的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事来了踢皮球、当“二传手”。

  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放纵、自我要求不严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漏洞、外在约束不强的原因,还与一些干部监督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都有关系。

  那么基层干部如何践行“企业家精神”呢?我从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上,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是加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有的同志可能会说,事务太繁忙,没有时间学。学习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每天都坚持学文件、读书、看报、看电视,见缝插针,日积月累,也会厚积薄发。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重点充电,又广泛涉猎。因为知识多了,也会融汇贯通,让人智慧聪颖。也有的村干部说我们理论水平低,文化底子薄,学不好、学不深,我说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你不学,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你不带头学习,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又如何能理解的到位,理解不到位,你怎么又能搞好全村的建设。

  二是办事要公道、正派。基层干部的很多工作都直接关系到群众切实利益,小一点的你比如说低保户的确定,救济粮的发放、粮食补贴等等,再到大些的你比如说安居房指标的确定,集体土地的出租和承包等等,你要是办事不公道,不正派,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有的会违反纪律规定,有的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对于手中的权力要把它用好,要把它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绝对不把权力用来为自已谋私利上。

  三是心中有责,敢于担当。第一是要履行好岗位职责,就是职务责任,我们经常讲,谋划工作、推动工作,在一个岗位上干上三年、五年,不说是全面进步、全面开花,最起码要有一、两项工作能够走在全市的前面,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职责所在。第二,要履行好担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集中力量办好事”的精神,就是要在各种工作问题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荣誉面前不争功,困难矛盾面前不诿过,不能遇到困难矛盾就绕道走。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镇村干部如何践行“企业家精神”的一些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证。谢谢!
 

关于党支部的党课讲稿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人才强国。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人才便是第一资源,因此我们要搭好人才工作的“立交桥”,为人才创新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两个一百年”目标,人才为先,从思想上重视人才,树立人才观念和意识。重视人才,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实实在在地把人才强国观念纳入到社会发展,尤其是政府的执政理念当中。人才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和引领者,抓好人才工作,切实让人才在社会变革当中充分发挥关键作用。树立人才观念,还要把人才强国同“两个一百年”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理念上的互通互融、目标上的共促共进、战略上的相辅相成,在思想上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聚合力。

  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加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培养溯本清源,输送源源不断的“活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重视教育,就是重视人才培养。因此,必须要把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树立问题导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打通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为人才培养创造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教育设施、公平的教育环境,形成同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为人才创新发展搭建好“平台”,创造好“环境”。当前我国各个城市相继出台一系列引才政策,上演了一场场抢人大战,旨在吸引人才落户城市,为城市发展创新增添活力。但人才“引得进”,还要“留得住”,如何栽好梧桐树显得格外重要,一是政策上要支持,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导创新型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性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性机构向企业靠拢,增强企业活力,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二是构建多元型人才发展平台,激活政府、企业、社会对人才吸引力,形成人才创新发展的多元机制,打造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有利于激活人才创新、发挥人才优势、促进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把人才汇聚到国家建设的大江大河当中。人才引得来,培养得好,也要用得好,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提高党管人才的水平,建立和完善人才制度,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管理人才上的战略作用,形成鲜明的人才制度导向,支持配合人社部门积极对接人才,形成细致化的管理导向,整合多部门力量,构建人才管理运用的合力。大胆使用人才,为人才创新留出容错空间,将各方面人才放置于重要岗位、重要部门、重要行业,加以强化锻炼和培养,加速人才成长,让其各得其所、尽展其长,敢于投入到国家建设的大浪潮之中。
 

关于党支部的党课讲稿4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办好人民群众家门口的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协商自主办、共驻共建办、系统派单办”的三办模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居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

  第一办模式:社区搭台,协商议事自主办。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领导和协调指挥作用,在全市推广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物业公司“1+4”基层组织架构,成立小区党小组1109个、业主委员会415个,建立社区、小区协商议事机构292个,按照“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组织协商、结果研判、监督执行”6个步骤组织协商,同步引入法律援助,积极引导居民群众依法有序开展协商自治。通过召开议事协商会、恳谈会、线上视频会等形式,解决具体问题1649个,让居民自己的事自己商量着解决。

  第二办模式:共驻共建,民生项目认领办。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将社区、嘎查村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战场,各级基层党组织与全市220个社区、1285个嘎查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着力为民分忧解难。特别在主城区,市、区两级单位共包联了564个小区和单体楼,近万名党员主动亮身份、进小区、听民情、办实事。根据征集到的民意诉求,包联单位领导班子共认领民生项目1145个,现已完成339个,并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视报纸等方式对项目内容、进度、结果向社会公开公布,接受党员群众评议监督。比如,针对部分小区居民就近活动、议事不方便的问题,集宁区在打造了117个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在小区又先后打造了10余个党群服务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三办模式:系统派单,线上线下联动办。市委将分布在各职能部门的30余条便民热线统一纳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将全市647家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全部纳入平台,研究制定了《乌兰察布市12345政府热线管理办法》《政府服务热线办事流程》等制度,建立起“集中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超时督办、评价考核”的“闭环运行”机制。平台接到群众诉求后,根据职责清单,第一时间将问题转办到相关部门,明确办结时限和办结质量,由群众进行评价,真正实现了“一线受理、一网通办”。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收集办理群众反映的供水供电、物业管理、房屋征收等事项2.63万件,办结率99.97%,群众满意率达97.68%。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有效拉进了党群干群关系,也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