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7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2-12-05 12:01:24     阅读:

为了写出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我们一定要将思路都梳理好,在观后感的叙述中,我们要注意不可以太长,无忧文档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7篇

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篇1

这其实是一篇我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后感。这本纪录片力荐。

其实,“匠心”和“匠人”并不算新概念,只是觉得近年来重新被关注,又一次热乎起来。这种“热乎”正好说明了一种缺失——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凡事都讲究高效率,一切都变得“快餐化”的今天,安安静静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了,那些愿意花时间、用双手去打磨制作一件艺术品的心态显得弥足珍贵。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被珍惜、尊重对待,尤其对于快要消逝的那部分。

我依稀记得我的小时候,楼下会想起弹棉花、磨剪刀、修棕绑的叫卖声。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爸爸妈妈把家里的棉被抱去楼下,弹棉花的是一对老夫妻,一声声,我看到棉花絮在阳光里飞舞起来又飘落的样子。弹过的棉被睡起来是温暖的生活的气息。而今,压在身上厚重的棉被已经被轻薄保暖的蚕丝被所替代,全杭州弹棉花的店家大概只剩下河坊街历史街区上一家了。

同样是年幼时,每年立冬之前,外婆会来家里给我翻棉袄,我帮着她把棉絮撑起来,一层一层铺上去。棉袄松软,陪伴我一整个冬季。而如今,外婆年纪大了,再也翻不动棉袄了。这门手艺也没有传承下来,我早已不穿棉袄好多年,习惯了羊毛大衣的轻薄,连羽绒服都觉得有点累赘。

长久以来,爸爸大概算是保持着一种“匠心”,除了以前画画,平日里在家会自己买石头来做雕刻,做小景,或者刻印章。每次他给我看,我拿到手的时候觉得格外珍惜。我一直觉得在他退休后,他应该是能够静下来继续雕刻画画的人。

跨年的`时候去北京,在故宫珍宝馆里看到已经失传的点翠工艺,翠鸟蓝色的羽毛被一丝丝粘在金银之上,规整得严丝合缝,脑海里想象着工匠在日光之下歪着头拿着镊子,一点点小心梳理粘贴的模样。还有累丝工艺,将极细的金属一点点弯曲叠加成繁复的花纹,其中花费的气力和精力都难以想象。

反观我自己,很容易就能发现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且不论那些巧夺天工的手艺失传了,我们失去的其实是“心”。

失去了那些耐心和恒心,我们更多地从创造者转变为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促使制造业越来越发达和高效,机器取代人,是大家的共识。手工艺固然好,但是实在太慢了,加之人工成本远高于机器,利益驱使之下我们不愿意再等待一件手工艺品的完成。但不能否认的是,多数手工制品有其自己的特色且工艺、质量上乘,只是数量稀少。

以上冗长的铺垫,是我看这部记录片的心态。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有很多,之前的《故宫》和《故宫100》从历史和建筑的角度剖析过,而这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切入点,是描写故宫文物修理厂工作人员们的日常工作,小却新奇。文物修复家是很多人好奇的职业,在故宫里修国宝是怎样一份工作呢?很多人是带着好奇去看。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纪录长片总长三集,每集展现几类关系密切的文物修复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复大师。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除了感受到中国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手艺,为古代文物之精美叹为观止以外,更多的是臣服于这些“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多数毕业于央美、清华美院的他们,在工作之后就不会再有艺术创作,文物修复是严谨的工作,不能自由发挥,而是要尽最大程度保持原貌。在修复的过程中,要细心细心再细心,耐心耐心再耐心,这样一坐就是一整天。大概在外人眼里,是极其枯燥无聊的工作。

然而并不,这里面有对话,是贯穿古今的对话。修复人和工匠的对话,修复人和上一任修复人的对话。经历整个工作过程,能够获知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里也有传承。所有的文物修复师都有拜师学艺,手艺与技能代代相传。在现今社会里,这种古老的关系好像只有在紫禁城内才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当然,纪录片也描述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日程等等,看起来偌大的紫禁城和无聊的修复工作会因为院子里的植物和动物们开始鲜活起来。

纪录片里最喜欢的一个师傅,是钟表修复家王津老师。片中从事一辈子故宫钟表修复的他在厦门的一个展览上碰到一个台湾钟表收藏家。收藏家骄傲地把视如珍宝的一块表给王老师看,王老师只是很淡定。他一生看过精巧的表无数,他大概无法理解收藏家的兴奋点在哪里,宫里宫外真真是两个世界。

王老师并不是不屑,相反,他内敛腼腆、温暖谦逊、执着冷静,具备所有可以担当钟表修复业泰斗的品质。他看着一些展品哭笑不得,有些尴尬地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一个现实世界,想来还是安静的故宫更加适合他这样的人。

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作为大国工匠,应当具有他这样的品性和坚持。莫明地很喜欢他。

看完纪录片,很想也去故宫修文物。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资质,心向往之。也许是希望,自己面对这样一份工作,能够沉下心来做一点事。

后来想明白,小到能够静下来写文章,大到过好自己的生活,也需要一点“匠心”才行。

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篇2

2019年,北京故宫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正式退休,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与大量讨论。这位自称故宫“看门人”在任期内,一手打造出故宫系列文创产品,一手通过雍正卖萌图、故宫口红引“宫斗”、“紫禁城上元之夜”灯会等话题稳坐国内顶级流量ip位置,挖掘出故宫文化价值背后的巨大经济价值。不仅重新激活了故宫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更赢得了外界对其开放、创新的由衷点赞。

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北京故宫博物馆成功案例的背后,恰恰反映出了:想要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三个尊重”能让文化领域供给侧的改革创新大有可为。

对“物”的尊重。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才能在文化的守正创新中不走偏路、弯路。文物不被保护、不被修复、不被呵护,就没有尊严。2011年,故宫深陷失窃、错字、瞒报、逃税等诸多丑闻,仿佛一夜之间失了魂。单霁翔上任后,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加强对故宫文物的保护、修复。他在半年间踏遍紫禁城9371间古建筑,磨破20多双老布鞋。被戏称“布鞋院长”的背后,正是他与文物的一次深入交流。拆掉故宫内大量影响环境与安全的现代建筑,腾出展馆空间,让“蓬头垢面”的文物从暗无天日的库房中重见天日,并全力、细致地开展故宫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建立第一个文物医院,实行“三禁”制度……这些,都是单霁翔对于故宫近600年历史的最庄严的尊重。

对“人”的尊重。一个有生命力的博物馆,需要思考与游客的相处模式与“交流”方式。当“拥挤”“嘈杂”“价格高昂”“走马观花”等成为了参观感受的代名词时,参观质量便无法得到保证,过程自然也毫无体验可言。而这正折射出我们国内许多文化景点缺乏人本理念,对“人”的不够尊重。

根据故宫最新公布数据显示,80后、90后已成为故宫博物馆游客的主力,30岁以下游客占比超过四成。这一切正是得益于单霁翔让“观众有尊严”的管理革命。增设售票、检票窗口,开通网络预约以及制定合理的票价,让更多的人能够“跨”过深宫红墙,近距离感受历史的痕迹。每日限客流8万人,保证游客安全的同时提高游览质量。大量增设座椅,科学调整男女厕所比例,方便游客休憩。扩大开放面积、兴建第二馆区,引进led冷光源照明,让观众与文物能产生更多的共鸣,更好地体验文化。这其实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人”以最大的尊重。

对“器”的尊重。这里的“器”指的就是现代社会的各种科学技术。一方面,借融媒体创新发展的东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的不断热播,让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这红砖绿瓦的宫殿下所沉淀的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与演绎到极致的工匠精神,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另一方面,文化供给侧的改革创新不只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做简单的加法,更是对现代社会潮流的理解、顺应与运用。从文物中汲取灵感,将文化元素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满足公众的口味与市场的需求,成功打造出故宫美妆、茶具等爆款周边,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才能够在许多珍贵文物面临严重“生存挑战”的今天,让故宫“有底气”采取恒温保管、升级储藏环境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保护,形成一种“物”与“器”的良性循环。这正是为传统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同步发展提供了一条学习借鉴的路径。

人事虽已更替,但是故宫的顶级ip还在那里,甚至已经有了“让故宫美到下一个600年”的小目标。其实在文化文创等领域,商业、情怀、责任这些名词相辅相成,并不冲突。坚持做好“物”“人”“器”三个尊重,相信文化领域的供给侧能够迸发出更多活力。

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篇3

4月8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退休的消息遍布朋友圈和各大新闻头条,消息热度丝毫不亚于当红流量明星。任期7年,单院长在故宫大刀阔斧,成绩斐然。他为世人一步步揭开了紫禁城的神秘面纱,给公众带来了接踵而至的“文化热”,而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院长”。单霁翔的故宫工作经验给我们基层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引领。

脚踏实地,以实干精神谋实业。一上任,单霁翔不惜花五个月的时间,磨破了20双布鞋,带着秘书走遍了故宫1200个建筑,9371间房,查看了1807558件收藏文物。在“对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对每一件文物都如数家珍”的前提下,才有了“让一件件文物从沉睡中醒来”“让宫殿屋顶不再杂草丛生”“让安保设施落实每一处死角”……纵观基层工作亦是如此——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本就空浮表面,政策是否落地开花、做法是否涵聚民心、成效是否利于民生,都无法从中了解。基层干部唯有用脚去丈量每一寸土地,时常到群众家中走一走、坐一坐、聊一聊,工作的开展才能切合民生、贴合民情。

开拓思路,以开放创新谋发展。见识了故宫典藏的博大,单霁翔认为文化不能“孤芳自赏”,应该用故宫博大恢弘的文化去滋养公众的心灵。这7年间,故宫开放区域由原先的30%一跃到现今的80%以上,展出的藏品也由原先的1%到如今的186万件文物藏品皆于官网可见。《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带火了”故宫背后的中国匠人,单院长乘势推出了一万多种故宫元素文创产品,身体力行地做宣传,创下了一年10亿元的销售奇迹。反观基层,时值“减负年”亦是“实绩年”,少了文山会海,基层干部也不能松懈,更应以昂扬的斗志去开拓,不断追寻工作中的突破口,做到心无旁骛抓发展,给民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坚守责任,以深化改革谋未来。2012年1月,单霁翔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当时故宫“家底不清、保管环境不佳、安全状况不利、管理水平不高”,更是深陷“十重门”舆论危机,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全城禁烟,再拆违规建筑,又禁私车入宫,最后实行限流和全网售票。单霁翔得罪过很多人,但只要换来一个崭新的年轻的故宫,他觉得付出多少都值得。7年的兢兢业业,单霁翔认为自己并没有多大功劳,只为“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在基层工作,我们也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身在其位,责任必担,啃下该啃的硬骨头,克服一个个难关。

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篇4

“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顽空须悟空。”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显示,华为已经申请注册“华为鸿蒙”商标,并标注该商品可用于操作系统程序。这意味着,未来我们也可以应用到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操作系统。

“鸿蒙、麒麟、巴龙、鲲鹏……”华为注册的商标,研发的产品被戏称为承包了整部《山海经》,其实,除华为外,比亚迪的“秦、唐、宋、元”;我国东海的“春晓、断桥、平湖、龙井”等油气田;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神舟、嫦娥、天宫、墨子、悟空……”这些深植于我们血脉里的中华文化,是属于我们的“中华式浪漫”。老祖先带着古朴与厚重一路走来,今天的中华儿女怀着自信与梦想一路前行。

回望来时路,我们因何有为?中华文化通过几千年不间断的积累和沉淀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内核。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深厚哲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肝义胆;“尽孝不必家富有,敬老何须讲原因”的忠孝担当;“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的谦谦君子;“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壮志豪情。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因子是铭刻于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印迹,并以全新的方式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一部部经典纪录片带动了创意周边产品的走红和附加产业的兴起,在旅游、影视、文创等领域掀起一波波“国潮”。这正是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底蕴带给我们的财富和底气。

踏上新征途,我们为何必为?新儒家领军人物杜维明曾经说过,现代社会主要依靠三个力量来驱动: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和经济构成一个国家的机体,而文化则是国家的灵魂。前不久,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精心打造的“有间国潮馆”在北京三里屯开业,五千年的历史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展示的是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更是一张文化自信的中国名片。正如习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演讲中强调:“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我们的文化不但对内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对外还有巨大的感染力。“孔子学院”传播儒学之道,国粹京剧登上世界舞台,太多的中国元素正影响着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华文化同样也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远眺前行路,我们如何作为?作为新时代青年,吮吸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当践行文化传承,不忘本来。中国诗词大会上勇夺冠军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他虽背负生活艰辛,可每送一单外卖,就坚持背一首诗。哪怕在泥泞中,也懂仰望星空。我们只有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以古人之规矩,开自我之生面,才能在实际行动中赋予中华文化更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当促进文化互鉴,吸收外来。如今,我们在新媒体、新科技的支持下,也应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人民的文明创造,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只有用好文化这本百科全书,才能以他人之长处涨自身之世面。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欲知人者必先自知”。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或许可以依靠强大的运算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人类,但是它永远也不会明白,我们祖先留给我们这一黑一白的棋子所教给我们的智慧。进取与退让之间破开混沌,自信与创新之间中华有为。

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篇5

央视纪录片频道一连三晚播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城门外的我们第一次看到城门里的故事,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鲜活。繁复的修补和整饰,这群有情怀的匠人手中塑造和传承的其实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形态。

钟表组的王津师傅十几岁进入故宫,从事钟表修复工作。赞叹古人钟表技艺精湛的同时,我们也佩服于王津师傅长年累月的坚持。是他们让钟表重焕光彩。“总想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一句平淡而朴素,却道出他们最朴实的心愿。文物的修复,使现在与过去联系起来。唐代三彩马的修复工作为王五胜师傅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一点点修复,一点点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对文物的尊重。为了精益求精,他还去参观了许多陈列馆,使作品达到极致。他们长年累月专注于他们的修复工作,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们都一丝不苟地对待,这都是匠心的体现。

木雕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复师,他对文物有着自己的见解:文物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文物体悟。文物是为了传播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还有漆器组的闵峻嵘,纺织组的陈杨,他们都是有深厚的职业责任感的,不断的付出着。无论是哪一个修复组,他们的匠心精神令我们感动。

工匠精神在这个时代十分的可贵,更十分需要。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他们苦心技艺、甘于寂寞、坚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让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赏,让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说到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说:“一个人的天分与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联系,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开创了leeguitars品牌。文物修复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们需要有工匠精神,对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静下心来,静静地感受;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想告诉我们的是:传承文化。我们痴迷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是否渐渐淡去了对“过去”的怀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传统!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鲜活的生命,它们赋予我们了解过去的方式,使我们感悟美,使我们喜爱那些文化。因此,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个爱传统文化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传承文化······

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篇6

2016年1月7日至9日,央视纪录片频道一连三晚播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城门外的我们第一次看到城门里的故事,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鲜活。繁复的修补和整饰,这群有情怀的匠人手中塑造和传承的其实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形态。

钟表组的王津师傅十几岁进入故宫,从事钟表修复工作。赞叹古人钟表技艺精湛的同时,我们也佩服于王津师傅长年累月的坚持。是他们让钟表重焕光彩。“总想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一句平淡而朴素,却道出他们最朴实的心愿。文物的修复,使现在与过去联系起来。

唐代三彩马的修复工作为王五胜师傅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一点点修复,一点点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对文物的尊重。为了精益求精,他还去参观了许多陈列馆,使作品达到极致。他们长年累月专注于他们的修复工作,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们都一丝不苟地对待,这都是匠心的体现。

木雕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复师,他对文物有着自己的见解:文物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文物体悟。文物是为了传播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还有漆器组的闵峻嵘,纺织组的陈杨,他们都是有深厚的职业责任感的,不断的付出着。无论是哪一个修复组,他们的匠心精神令我们感动。

工匠精神在这个时代十分的可贵,更十分需要。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他们苦心技艺、甘于寂寞、坚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让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赏,让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说到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说:“一个人的天分与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联系,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开创了leeguitars品牌。

文物修复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们需要有工匠精神,对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静下心来,静静地感受;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想告诉我们的是:传承文化。我们痴迷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是否渐渐淡去了对“过去”的怀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传统!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鲜活的生命,它们赋予我们了解过去的方式,使我们感悟美,使我们喜爱那些文化。因此,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个爱传统文化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传承文化·····

故宫100纪录片观后感篇7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捧红”了故宫文物修缮一职,更有网友称愿在故宫扫地。一方面,这一现象反映了年轻一代对历史的重视,而另一方面,年轻人选择未来道路时应理性、谨慎,切不可因一时冲动做出不恰当的选择。依我看来,心驰神往而要慎行。

在国家、社会的努力下,当代年轻人开始重拾历史,在前行中回看,于新潮中忆旧,这是好事。为筷子申遗,传承剪纸技术,国家、社会都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城管撕春联以“规范市容”行为遭到全民声讨,也反映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对历史的崇敬与向往至关重要,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中华文化便会在世界文化大观园中大放异彩。

重视历史,心驰神往去服务历史的初衷固然可贵,但年轻一代在做出选择时,一定要理性。前有志愿者小飞为篮球赛馆擦地而放弃本职工作,生活困窘;后有大学生求故宫“收留”,宁可扫地。仅仅因为一时的心驰神往而赴之,未免有失偏颇。其一,你是否能如赵元任对语言学一样始终对文物修缮工作充满热情?你是否能如林巧雅把自己“嫁”给医学一样终身为文物修缮服务?其二,你是否如王津一样具备文物修缮学的相关知识?其三,你的选择是否切合自身情况?如果不能坚持,不够专业,没有条件而只凭一时的“好玩儿”,一刻的“心驰神往”,那你的选择未免太过草率。

因此,对传承历史心驰神往是值得赞扬的,付诸行动时却一定要谨慎,这是对文物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文物修缮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坚韧的毅力。所以,怀着对这份职业的崇高敬意,有着坚持到底的决心,掌握专业知识,这条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如果你有足够的激情,你可以怀揣着虔诚的敬意为故宫扫地;如果你做了充足的准备,你可以将梦想付诸行动,为历史的传承献一份力。总而言之,心驰神往而慎行,有激情有行动,有毅力有基础,别说走入故宫,走向世界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