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雨和雪教案最新5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4-05-04 11:01:17     阅读:

编写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学习提高,一份精心编写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无忧文档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教版五上雨和雪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上雨和雪教案最新5篇

苏教版五上雨和雪教案篇1

【课题】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2课《云房子》

【教材简解】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另外,天空还有小鸟的欢快飞动。这些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用课文中“有的像…有的像…”这样的句式说话。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造能力。

3.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以读感悟:有云时,云朵的千姿百态;无云时,天空的洁净。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我将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激趣”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听到的、看到的和想的、说的、做的东西都能够是丰富多彩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活动,从而真正把课文读懂读好,达到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的目的。

【设计思路】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雨后,天上留着一些云。第二自然段写小鸟们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云房子。第三、四自然段写小鸟们在云房子里飞来飞去,尽情玩耍,有趣极了。第五自然段写风一吹,云朵飘动,并慢慢散去了。第六自然段写云散后,天空显得特别干净、明丽。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极受儿童喜爱,有利于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启发学生想象,丰富语言积累。课文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美好大自然的喜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演示雨过后天空飘浮云朵)

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这些调皮的云娃娃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看,还认识吗?

2.出示词语:来不及玩耍忽然干??

指名读(表扬:你能读对这些词语,真棒!)

让我们都来读这些词!齐读

3.下面的词语有些难,你能读好吗?(出示词组:傻傻地横着美美地开着很高的大楼房很宽的大礼堂笑眯眯的太阳水汪汪的蓝天)

①谁想读?哇!这么多人想读!那就让我们开火车读!

②这列小火车开得可真好!还有谁想读?那你们开火车的时候,不仅要读准,还要想办法读出词语的感觉。

相机点评:你能读出美,真灵巧!

③老师听了,忍不住也想读,给我一次机会,好吗?(师范读可以加动作)

④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得比我好,有信心吗?好,让我们一起朗读!(齐读)

3.你们读得这么好,把小鸟都吸引来了!(出示小鸟飞来,播放鸟叫)它们看到这么多的白云,心里会怎么想?(指名2人)

4.是啊,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多、这么美的白云,都感到特别地惊喜,于是都忍不住说:(出示文字,引读)

①喜欢这些白云吗?哪个字最能看出小鸟的惊喜呢?你来读一读。(点评)

②让我们学着他一起朗读!

5.那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小鸟一起去造云房子!(师板书,生读题)

二、学文感悟

(一)欣赏云房子

1.小鸟们说干就干,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小鸟都造了哪些云房子,想知道吗?请小朋友赶快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第二小节,用笔划出小鸟造的云房子。

2.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呀?指名答。(生答师贴图)

3.喜欢这些云房子吗?那就要把这段话努力读好(出示文字)。来,我们一起试试。(生齐读)

4.小朋友们读得真流利。这么多的云房子,你最喜欢哪一座呢?请你把它读给好朋友听,比比谁读得好?(自由读)

①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云房子读给大家听?(指名6~7人试读)适当提问和点评:

为什么喜欢?

你的“美美地”读得特别棒,我好像看到了盛开的花儿。

不错,我感到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真是可爱极了!

见过礼堂吗?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就在小礼堂里上课呢!很宽的礼堂比它宽很多呢!(动作)

呀,你的大楼房真的是很高。

你觉得要读好哪些词,才能让大家感觉到这个云房子真小?

大家感觉到这座云房子真小啊!

稍微大一点、胖一点的麻雀都住不进。

这真是一座小巧玲珑的房子。

②谁能连起来读好这些云房子?(指名连读)

点评:你能读出美,了不起!

③让我们都来读,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出云房子的美!(齐读)

现在,请大家合起书。

4.是啊,这些云房子太美了!你们看,它们有的像…有的像…有…有…也有…。(引读,强调)以后如果小朋友在说话中用上这样的句子,别人听了会更喜欢你!

5.瞧,今天礼堂里也飞来了你们这群可爱的小鸟!你们造的这些云房子真漂亮啊!

6.①咦,这座云房子是谁造的呢?(出示“大冬瓜”)你能介绍一下吗?

②指着“花儿”:咦,谁想介绍这座房子?

③指“小房子”:别看这么小的房子,要把它介绍好可不容易!谁来试试?

④指“礼堂”、“楼房”:呀,要介绍两座房子了,可有些难!谁会?

⑤指五幅图:哇,要介绍五座房子,太难了!谁有这个本领?(指名)

⑥你介绍得太好了!让我们都来造这些云房子吧!(教师领学生边读边加动作)

(二)想象云房子

1.你们造出了这么多漂亮的云房子,还能再造一些吗?

出示句式:我们造的房子有的像。

指名介绍(充分让学生说),相机表扬。

2.我发现有些小鸟能造好几种房子呢!如果用下面的句式介绍就更好了!(生小组思考讨论)

(出示句式:我们造的云房子真漂亮啊!它们有的像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3人)

①指名连起来回答

②你呀,太能干了!掌声送给你!

(三)感受云房子

1.是啊,你们造出了这么多各种各样、漂亮的房子,想干什么呀?(

①我想请别人来看看。

②你真棒,知道美的东西要与别人分享!

③我想住进去休息。

④忙了这么久,赶快歇歇。

2.你们玩得这么开心,文中的小鸟也跟你们一样,不信,一起读一读!(出示第3、4节)

①咦,你们都在叽叽喳喳得说什么呀?我想听一听!

②老师想到你们家做客,欢迎吗?

③听说有只小鸟造出了漂亮的房子,我想看一看,在哪儿呢?

④还有谁的房子更可爱?

⑤谁的房子最与众不同?

3.你们真是一群热情的小鸟,让我们再来开心的读好这两段话!

(四)告别云房子

1.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多媒体演示房子变小了)

2.发生什么事了?(生答)

3小鸟们,看到这些,你是什么心情?(指名)那你用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吗?(出示: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

①我很着急。我来读……

②这么漂亮的云房子没了,我觉得伤心,我来读……

③云房子怎么就没了,我觉得很奇怪。我来读……

3.让我们一起读出心中的疑问吧!

4.咦?云房子到底哪儿去了?小鸟们,你们一起告诉我!

①生齐答。

②虽然云房子没有了,但是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水汪汪的,还有那笑眯眯的太阳(贴太阳),依然那样美丽!(出示内容)

③这时的天空多美啊!谁能美美的介绍?(2人)

④这样的景色,真让人陶醉。我想把这美景永远留在心中!(师范读,看情况)

5.这么美的画面,真像一首美丽的小诗!(师读前面,生读后面)

美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留住这美丽的景色!(齐读)

三、总结课文:

1.虽然云房子没有了,可那美丽的云房子仿佛还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可爱的小鸟们,让我们再次感受云房子的美丽!(播放动画、生配音、师动画)

2.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好与和谐啊!小朋友们,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大自然还有很多美好的景象等着你发现!

四、续编故事:

有一天,雨过天晴,太阳公公又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一群小鸟又飞来了,它们又会干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续编故事。

板书:有云千姿百态

天晴洁净艳丽

苏教版五上雨和雪教案篇2

?元宵节》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能用生字组词并用部分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的习俗,体会心情、友谊,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策略:

1、学生刚读时可能有不认识的生字,要求学生查课文后生字表。

2、本课采用学生自己学习课文和生字,然后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课。

1、问:你们知道哪一天是元宵节吗?你们家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2、示课题,板书课题。

3、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教师巡视。

2、教师范读。

3、学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同桌互读互评。

5、小组比赛读。

6、指名读,学生评议。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

2、做猜字游戏。

3、开火车读,并让学生组词、扩词。

四、巩固练习

1、学生自读课文,并练习背诵,教师巡视。

2、指名背诵,集体评议。

五、小结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五上雨和雪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向”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这两杯果汁的数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行操作演示。回顾操作过程,出示完整示意图。

(2)解决实际问题。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后,两个杯子的果汁总量有没有变化?一共还是多少毫升?那么现在每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知道了现在每个杯子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子中的果汁数量?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3)汇报方法。如果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看来“再倒回去”是个好办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有什么优点?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例2。

(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的表达出来?

(2)解决问题。

指出:可以按题意摘录条件进行。出示示意图。你能根据示意图说说题目的大意吗?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你能仿照示意图的样四,表示出“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吗?尝试画倒推的示意图。展示作业。根据示意图写出倒推后每一步的结果。你能列式解答吗?说说自己的想法。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推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呢?怎样验算?

(3)归纳。

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3、完成练一练。

理解题意。尝试将题目中的条件,展示学生作业。你是怎样想的?你打算用什么样的策略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是什么意思?你能换种手法表示这样的意思吗?回列式解答吗?说说推想的过程。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你能通过列表的方法题目中的信息吗?你会列式解答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2题。

你能画图题目中各个条件的示意图吗?学生根据示意图列式解答。交流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练习十六第3~8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路,感受所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应

用什么策略?板书课题:用“逆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你能把题中的条件进行吗?可以运用什么策略解决呢?你能在图中标出其他几个景点和大门的位置吗?展示作业,说说自己的思路。

2、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方法,你是怎样解决的?应该怎样倒过来想呢?

3、完成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方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检验所填的数据是否正确?

4、完成第6题。读题,理解题意。下午6时的气温是18℃,根据比中午下降了7℃,你能推算出中午12时的气温吗?你是怎样推算上午8时是多少℃的?

5、完成第7题。理解每幅图中显示的相等关系:5个桃子的重量=2个梨子的重量3个梨子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重600克小组中交流思路。说说是怎样想的?

6、完成第8题。你能根据题中的条件进行吗?根据的条件列式解答。应该怎样倒过来推想呢?

三、课堂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在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时,都可以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第9、10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所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逆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9题。

理解对帐单每一栏的含义。4月份的结单余额和上月比,是多了还是少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可以算出张阿姨信用卡3月份的结单余额是多少元?小组讨论方法。汇报交流想法。

2、完成练习十六第10题。

要知道这四张牌原来是怎么放的,可以运用什么样的策略?(逆推法)根据第四幅图,你能知道第三幅图中的牌是什么顺序吗?(10、9、7、8)原来的牌是什么顺序呢?(7、9、10、8)分组活动:拿出四张牌,任意交换两次位置,再翻开看结果,猜猜原来四张牌是怎样放的。小组活动。

3、完成思考题。

理解题意及关键词的意思。“遇店加1倍”,遇到店将加成壶中酒的2倍。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吗?原有?斗→加1倍→喝1斗→加1倍→喝1斗→加1倍→喝1斗(喝完)逆推为:0→1斗→0.5斗→1.5斗→0.75斗→1.75斗→1.75斗→0.875斗

三、课堂

你觉得“逆推法”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什么作用?

苏教版五上雨和雪教案篇4

第一课时 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1

1.呈现问题。

(1)出示“原来的”两杯果汁,并出示条件“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提问: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人乙杯,这两杯果汁的数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发现不仅甲杯减少了.乙杯增加了,而且甲杯和乙杯正好同样多。

(3)回顾操作过程,出示例题中条件部分的完整示意图,提出问题: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2.解决问题。

(1)提问: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人乙杯后,两个杯子里的果汁总量有没有变化?一共还是多少毫升?那么现在每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

(2)小组讨论:知道了现在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

(3)在学生提出“再倒回去看一看”时,追问:如果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学生画图后,组织展示、交流,并相机呈现教材提供的第二组示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到“再倒回去”后,甲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增加了40毫升;乙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减少了40毫升。

(5)小结:看来“再倒回去”是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

3.填表回顾,加深对“倒过来推想”的体验。

(i)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将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要求边填边想表中的每个数据各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2)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揭示课题并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后,再要求说说题目的大意。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2.在学生讨论后,指出:可以按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出示下图:

原有?张一—→又收集了24张一—→送给小军30张一—→还剩52张

提问:你能根据上图再说说题目的大意吗?要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

3.明确可以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后,提出:你能仿照上图的样子,表示出“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吗?

学生尝试画出倒推的示意图后,出示下图:

原有?张←一一 去掉收集的24张←一一 跟小军要回30张←一一 还剩52张

要求根据上图写出倒推后每一步的结果,再让学生综合“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列式解答。

4.要求学生根据答案和“小明邮票张数”的变化情况顺推过去,看看剩下的是不是52张。

5.引导反思: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三、应用巩固

出示“练一练”,学生各自读题。

提问:你打算运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是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表示这样的意思吗?

学生解题后,组织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推想的过程。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六的第1、2题。

五、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进一步培养学生“逆推”的思维意识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倒过来想”解决问题的关健在哪里?

二、练习

1、练习十六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你从题中知道什么?

(2)整理信息:你能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吗?{大门——(向北走2格)熊猫馆——(向西北走1格)百鸟园——(向东走4格)猴山)——(向南走2格)蛇馆}

(3)寻找策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独立完成

(5)展示交流

2、练习十六第4题:

(1)读题后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那么从学校回到呢?

3、练习十六第5题:

(1)确定方法:你认为应该从左往右考虑呢?还是从右往左考虑?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在填空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4、练习十六第6题:

(1)观察图片理清题意。

(2)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你用的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十六第7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你从第3幅图开始倒过来说一说题意吗?编一道应用题。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订正。

6、练习十六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方法。

7、练习十六第9题。

(1)看表理解:说说收支情况。

(2)学生估计第一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独立完成第二问,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没有别的方法?

8、练习十六第10题。

(1)游戏:拿出牌来,根据题意玩一玩、想一想。

(2)同桌玩,你还能根据第10题想出别的玩法吗?

9、思考题:

读一读,整理题意,再想一想。

三、总结:

“倒过来想”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决策略,其实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策略,遇到问题时,如果你也能倒过来想想或站在他人立场上想想,也许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苏教版五上雨和雪教案篇5

一、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讲的是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饥饿交迫。负责殿后的红三军团的战士,因饥饿而昏到在地。为了让战士充饥,彭德怀命令枪杀骡子,连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也枪杀了。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在记叙的过程中,突出描写了彭德怀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彭德怀是一位将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他很刚烈,但他又很仁慈。他爱大黑骡子,但更爱自己的战士。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一路上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

1935年9月17日,陕甘支队在彭德怀的率领下一举突破甘南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 9月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决定前往陕北,同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红十五军团(由陕甘根据地的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同从鄂豫皖根据地先期长征到达的红二十五军合编组成)会师。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

中央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终于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耐烦”、“怒吼”、“发火”等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与战士的深厚感情,体会彭德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感受革命前辈当年战斗生活的艰难,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

在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体会课文中蕴涵着的彭德怀与骡子,彭德怀与战士之间的浓浓的情感,感受彭德怀将军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及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初步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

2、能初步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课题

1、复习背诵:《七律 长征》

2、师: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上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在中国革命写下了艰苦卓绝而又灿烂辉煌的一页。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

板书课题:

14、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简介彭德怀。

(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1928年7月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军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第一野战军司令员,率部转战陕甘宁地区,解放了西北五省。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朝鲜的仁川登陆,10月1日越过”三八线“,直指中朝边界鸭绿江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并于10月8日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军入朝作战。

回国后,彭德怀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4、导读课文: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

1、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是怎样一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用笔划出最令你感动的内容,多读一读。)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彭德怀 警卫 轻轻絮语 帽子 碗 融进 御寒 燃眉之急

骡子 驮 篝火

2、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指导读好长句。

3、交流:指名回答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下了很多功劳,为了战士,彭德怀忍痛下令杀大黑骡子。)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

师简要介绍红军过草地的情形。

(1935年8月3日,红军长征进入草地,到达西北草原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连接地段时,气候恶劣,变化无常。红军进入草地后,几乎天天下雨,到处都是泥泞和沼泽,一不小心就会有危险。由于行程艰难,走不到一半的路程,部队就没有了粮食,饥饿开始威胁着红军的生命。)

请同学一起朗读课文的第一段,想想,课文这一段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起因)

五、作业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2、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3、抄写生字词。

课外阅读课文,画出能够体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描写,体会彭德怀对大黑字的深厚感情。思考,为什么彭德怀这么爱他的坐骑,却又要杀掉它呢?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过对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的描写的语段的反复诵读,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感情,体会彭德怀对战士的更深厚的感情。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热爱革命,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红军长征,进入草地后,面临着的威胁是什么?(缺粮)

在饥饿威胁着红军生命的时候,彭德怀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段(2-20节)

划出课文中描写体现彭德怀喜爱大黑骡子的语句,好好读一读。

思考: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把它杀掉?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一)交流:

1、你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彭德怀非常喜爱大黑骡子?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

(1)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2)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3)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有怎样的感受?

你觉得,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认为可以补充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彭德怀的内心活动、神情,体会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

彭德怀是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对待大黑骡子却是如此深情,让我们通过朗读再好好地体会一下。

2、你知道彭德怀为什么对大黑骡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读一读有关句子,体会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了功。

3、导读课文:

一个铮铮铁汉,却对大黑骡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那么他为什么又决定杀掉大黑骡子呢?

学生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好好读一读,体会彭德怀的内心。

(二)交流:

1、彭德怀为什么决定杀掉大黑骡子呢?他决定杀掉大黑骡子是一时的冲动吗?

交流归纳: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土,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他才杀了牲口。那是他经过深思熟虑才下这个决定的。

出示:

(1)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到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

(2)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

(3)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了牲口解决吃的,或许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朗读。冲这些句子中让我们分明感受到,彭德怀是那样的爱战士,为了战士,他才不惜杀掉大黑骡子。

所以,我们说: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让我们带着对彭德怀的敬佩之情一起朗读课文。

2、彭德怀又是怎样面对老饲养员的请求的,是用怎样的语气命令战士开枪的?

(抓住“不耐烦”、“怒吼”、“发火”等词语,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不耐烦?

他真的会向“你”开枪?

为什么不喝肉汤?不喜欢喝?不饿?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彭德怀为人耿直,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大黑骡子难以割舍的感情,体会当时彭德怀既果断,又矛盾痛苦的复杂内心。)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我呢)

三、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不但感受到了彭德怀的仁爱之心,同时也感受到彭德怀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读有关句子,进一步加深认识。)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尝试练习:

把课问中的对话好好读一读,改变提示语的位置,重新写写,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情感。例如:

“你们能走,我也能走。”彭德怀拍拍老饲养员的肩膀说,“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

板书设计: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爱骡子

更爱战士

热爱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