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汉字的心得体会5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4-04-17 18:01:48     阅读:

经常写心得体会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篇幅可长可短,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行为动机的审视,对人生目标的重新明确,以下是无忧文档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汉字的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学汉字的心得体会5篇

学汉字的心得体会篇1

文字染心只因懂得

石再新

春和景明,乘高铁一路西行,直达贵阳(记得原来好像要长沙中转)。

记忆中,已许久没坐过高铁了,平时去远方,一是图方便,二是在路边看到好的景致喜欢随意的停留,故总是自驾,留下匆容的时间去任意挥霍。

看看票程,差不多4小时的时光,铺下满满的一下午,在闲散里度过,除了每到一站列车员磁性的报站声音,其余的情绪,都是漫游的。

一生流连过许多地方,贵阳却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足迹,在四年时光里,不仅仗量过贵州无数的名山大川,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小镇和深山,都有涉足。

所以,别的城市,在远去的记忆里都渐渐泛黄,而贵阳,却清晰可见。

更在想起时有一份很深的欢喜和宁静。

欢喜是因为这里的空气里,有一份质感的纯净;而宁静,则是这里有一种给于我的价值,叫静待!

心底,忽然之间就掩饰不住一种感动,感动这一方山水,喜你为疾,药石不医;更感动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安宁的心,喜欢着的文字。

日积月累的是生活中体悟的厚度,生活的内涵,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幼稚的认知,已经逐步成熟。一些浮躁的情绪,也逐步学会控制,内修的人,注重的是修心。

其实喜欢文字,一直觉得她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如果因为在意太多,写出来的文字也是单薄寡味的。

如果一个人刻意为了虚无的人气和所谓的留言评论而堆砌作品,或为这些虚幻形式沉溺,也会失去原有的本心,初心。

得初心,方始终。

因为自知基本文学知识匮乏,眼界短浅,一直在行走的路上,且悟且行。

自己很注重品读书画,品读音乐,品读戏曲,甚至品读一切与文化因素有关,多元素的美学事物,用来弥补自己在专业,基本知识的匮乏,以此扩大在赏析面、阅读面的提升,用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和境界高度。

可怜自己才学疏浅,各方面摄取的有益身心的精神食粮太少,又不精通。

一直不敢告诉别人我在写作,怕引人发笑,其实也有许多朋友问我,写了那么多,赚没赚钱?!

虽然我写了那么多,稿费几乎忽略不记,甚至等于零。

但是这种爱好,既然愉悦了自己,又愉悦他人(能相互入眼的人),真的是一种旁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这也是一个热爱文字的人,给予相知人的一种快乐方式,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以一种安宁的心生存的方式。因为收拾好自己的心灵花园,静等花开,蝴蝶自来…

作者简介:石再新,男,汉族,湖南汨罗人,1969年腊月出生于屈子江畔,湘水河边,兼具洞庭之水的人文情结、忧乐情怀,养就对文学的志趣和追求,是作家世界的签约作家,一些作品收录在《微刊优秀作家作品》和文学作品集《无声的花语》里,用笔名云舒、晓风在网络媒体上发表文章,文字以清新隽秀见长,笔风以感性知性为主。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学汉字的心得体会篇2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十分激烈,有四个参赛队,每队按照顺序上前答题,当主持人报完题,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答对者进入下一轮,答错或未来得及答题者淘汰。

在比赛开始前,有一位点评嘉宾说:“汉字终又得到了重视,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的载体更是中国在往名族复兴的道路上走。”比赛开始了,只见甘肃队的张琼同学首先答题,主考官报出题目“意蕴”,而她却写成了“意韵”,很遗憾,她答错了。比赛一开始就有人答错题,我真为其他人担心。然后是江西队的王雅芝,她的题是“扼腕”,回答完全正确。

过了一会儿,是吉林省的宋佳麟答题,当主考官报出“浑天仪”时,我认为挺简单的。一开始她写对了,却又把“浑”给改了,真为她感到可惜,她完全可以回答正确,却因为一个顾虑而写错了。我觉得我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也要多读,多练,多看一些书籍,遇上不会的要查字典理解,多读几遍,背出,这样才可以写更多汉字!

然后是甘肃队的王伟广,他的题是“蚯蚓”,当他写完检查一遍后,交了题目,完全正确。这给已经淘汰了一员的甘肃队带来一些信心,希望能他们走到最后。

要想学得更多字,光在课堂上学可不够,要在课后积极的学习,多读书籍,让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认识这些别人不认识的字,当别人问你这字怎么写,怎么读时,你才能骄傲地回答出。也要去大自然中探索,有什么好奇的,回家查阅,这样也能学习更多汉字。

观看一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能学会一些词语的写法,更能知道人生学习道路上的道理,可谓是两全其美。

学汉字的心得体会篇3

为进一步规范出版、影视及相关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汉字使用,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版权协会等共11家协会、学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其中提出,鼓励研发和使用优秀字库字体产品,自觉抵制忽视汉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夸张变形的“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这一点,切中了时弊。

汉字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深厚的民族情结。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在偏旁部首的奇妙组合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换言之,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神韵。汉字长在,国魂不朽,全球炎黄子孙都为之长久骄傲。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汉字书法领域出现一些“丑书”“怪书”。一些人尤其是部分书法爱好者,为吸引眼球,或为经济利益,在公开场合,忽视汉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有的只是糊涂乱抹,更过分的用注射器等工具玩射墨书写,或用身体某个部位书写,相当于恶搞书法,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名家”,让人匪夷所思。

每当有人质疑“丑书”“怪书”时,那些“炫技”者还大言不惭地认为别人不懂书法。这实在是美丑颠倒、是非不分、误导大众,这恐怕是没有把汉字当作一种传统文化,没有把书法当作一门传统艺术来敬畏,汉字文化、书法艺术反而成了某些装神弄鬼者的工具。走“丑书”“怪书”路子的人,如果频登大雅之堂而名利双收,势必会“劣币驱逐良币”——让讲究汉字书写法度、坚守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者失去市场,这无疑是汉字的悲哀。

尤为严重的是,“丑书”“怪书”之风已侵袭到信息化字库字体产品领域。在刷屏时代,信息化字库字体越来越丰富,日常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广告招牌、电子显示屏、电视电影等,小到个人电脑、手机输入,信息化字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字库字体的研发者为求新求奇,打破汉字的原有间架结构,把汉字的某部分压缩或扩张,甚至增减笔画,各种被人称为“江湖体”的字体纷纷出现,且走上文化衫、街头广告牌、商品外包装、游戏网页、图书封面、影视片头……令人眼花缭乱,严重干扰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这几年,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呼吁,不提倡奇、丑、怪字体进入电脑字库,他们认为,“江湖字体”纳入字库是审美的退步,电脑字库里的字体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就是方便大众识读和普及,通识性和应用性是其根本属性,既实用又赏心悦目的字体,才是字库字体的上佳选择。

正如上述,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规范使用汉字、表现汉字之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自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我们既要在书法领域抵制“丑书”“怪书”,也要在网络上消灭形形色色的“江湖字体”。出版、影视及相关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要起到带头作用。汉字之美,不能因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而凋谢。

作者:何勇海

来源:河北日报

学汉字的心得体会篇4

上次谈了谈文字材料的结构问题,这次重点谈谈语言问题。

公文的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它直接影响到公文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公文的语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保证公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其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要严谨。所谓严谨,就是指公文的语言要符合逻辑,不出现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模棱两可等问题。严谨还表现在用词上,要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歧义多重等词语,而要选择准确明确、意义单一、中性客观等词语。例如,在写通知时,应该用“请于……前……”而不是“希望你们能……”,在写报告时,应该用“经过调查分析……”而不是“我们认为……”。

除了严谨之外,公文的语言还要力求一个“精”字。所谓精,就是指公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不出现冗长累赘、赘述重复、空话套话等问题。精还表现在结构上,要遵循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等原则,使得公文内容条理清楚、思路连贯。例如,在写申请时,应该先说明申请事由和目的,再说明申请依据和条件,然后提出申请请求和期限;在写批复时,应该先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并说明理由或依据,再提出具体措施或建议。

在语言表达上,我认为要做到三点:一是要说出气势。公文是一种权威性和规范性很强的文件,它代表了发文者的身份和地位,也反映了发文者对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意见。因此,公文的语言要有信心和底气,要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公文不宜使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委婉曲折、自相矛盾等词句,而应该使用明确、直接、肯定、坚决等词句。例如,“我们认为……”、“我们决定……”、“我们坚持……”等。二是要说得精练。公文是一种高效率和高效果的文件,它要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重要和核心的信息。因此,公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赘述累赘、重复堆砌等现象。公文不宜使用过多的修饰成分、从句结构、同义词组等手法,而应该使用简单明快、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等手法。例如,“请按时完成……”、“请务必做到……”、“请严格执行……”等。三是要说得优雅。公文虽然是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文件,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不能有美感和韵味。恰恰相反,一个合格的公文作者应该能够在遵循规范和格式的基础上,在语言上展现出自己独特而高雅的风格和品味。因此,公文的语言要有修辞感和艺术感,在适当地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时,也要注意控制好分寸和尺度,并保持与主题内容相协调相符合。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精神,“以实干实绩为标准”的态度等。

如何做到气势、精练、优雅?这需要起草者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运用技巧。首先,要精选中心词,使用含义明确、范围限定、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其次,要巧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句、对偶句、比喻句等,给人一种气势贯通、挥洒自如、错落有致、节奏铿锵的感受。再次,要适当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文佳句、歌赋名言、警句俗语等,在不影响正式风格和规范性质的前提下增加作品的灵动色彩和文化底蕴。第四,要综合整散句,在保持简练原则下适当运用长短不同和结构多样化的句子组合方式,在表达上形成韵律感和层次感。

总之,在公文写作中锤炼语言是一项必不可少而且永无止境的工作。只有不断地学习借鉴典型范例和经典名篇,并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才能提高自己在公文写作方面的水平。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请大家辩证理解,理性分析。下次再和大家谈谈对如何升华文字材料的体会,也就是让自己从单纯的文字材料中升华出来,真正把材料作为进步的阶梯。

学汉字的心得体会篇5

颁奖现场。杨迪摄

中新网银川4月2日电(记者杨迪)“因为一门语言爱上一个国家,真的是很美妙的体验。”4月2日,“魅力汉语,映像宁夏”宁夏高校第五届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决赛现场,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选手博安如是说道。

当天下午,“魅力汉语,映像宁夏”宁夏高校第五届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暨首届留学生“我眼中的宁夏”短视频大赛在银川举行,来自摩洛哥、老挝、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津巴布韦、赤道几内亚、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的6支留学生团体和10位选手参与角逐,展示汉语技能。

表演太极拳。杨迪摄

本次大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内容涵盖诗词、成语、典故、节日、饮食、汉字等中华文化知识。比赛现场,留学生团体和选手参与“成语接龙”“你说我猜”“主题演讲”“知识问答”“中国文化才艺表演”等比赛项目,通过朗诵、演唱、演讲、弹奏、舞蹈等方式,讲述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和游学宁夏的体会。

如今,汉语已成为不少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感知中国的桥梁。身着蓝色唐装的参赛留学生金予程来自印度尼西亚,学习汉语仅一年半的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中国的古诗非常吸引我,虽然有时候我不明白具体的意思,但是我在听古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旋律的优美。”

比赛现场。杨迪摄

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选手倪思琳则对中国的方言很感兴趣,在宁夏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她学会了不少当地的方言词汇。如今,她也在宁夏找寻到了爱情,成为一名“中国媳妇”。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选手王爱莎学习汉语已有5年,在她看来,汉字是汉语中最复杂但又最有趣的地方,“我希望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一名汉语老师。”

比赛现场。杨迪摄

据了解,宁夏高校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已举办5届,已成为宁夏高校外国留学生展示汉语水平、交流汉语学习经验的平台,同时也为中华优秀文化架起一座通往世界的传播桥梁。(完)